《楼市的铁律和股市的概率》

2023-03-27 10:42 生活经验 0阅读 投稿:小七

不用想,楼市股市问题一定会出现很多,因为10个人内心藏着的问题,9个都是跟楼市和股市有关,因为已经被大环境给洗脑了。

三眼不爱扮演“大神”攻击你那颗蠢蠢欲动暴富的心,但楼市与股市确实也是各种“大神”收智商税的两大领域,我们就从这说起,来统一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大神”的产生

比如当股市是大牛市,跳出的“股神”就会多起来,小学没毕业黑西服白衬衫发蜡擦亮脑袋,搞出一套忽悠逻辑,天天亮嗓门,就可以当股神。

因为一个交易市场近乎100%多军形态的时候,瞎买也涨,“股神”就能站稳脚跟。

换到楼市道理一样,楼市因为是信用货币体系下的印钞器,是地方Z府的融资器,自然“牛市”的时间就长——一个“长慢牛”中间夹杂着“大牛”的曲线。在这个长牛曲线里,只要诸位愿意,也可以开个号头发多打点发蜡扮演大神。

楼市的“大神”出现有几个时间点,一个是2009,一个是2015,剩下的都是16-至今陆陆续续冒出来的。

我们看这个几个区间点:

(1)2009:

信用货币套路开始发力,之前是运化,2008是金融危机,因为汇率管制(内外两桶水)索性躲过一劫,然后对内寻找载体玩信用货币体系,瞄准土地和楼市。

为什么不选股市?一是因为股市资本进出管束力弱(看到之前“四小龙”的悲惨下场得到教训,资本市场不能与外部充分融合对接,一旦受到金融狙击应付起来不好办);二是企业质量不行(吹泡泡没底气)。

信用货币体系发力,放大水是要通过信贷(有人从银行贷出钱来,流向市场,钱才叫钱,水才放的下来,不然躺在电脑里就是没用的数字,躺在库里就是废纸),然后房价暴涨一波,势头不错,第一波“大神”出现。

第一波大神年纪都比较大,怎么说也得70后,那时候80后还青少年呢,或者刚走向社会什么都不懂呢,也没有余粮上车。

第一波出现的“大神”不多,因为当时舆论环境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信用货币这个说法,房价涉及到民生问题,所以唱空的反而多。

《楼市的铁律和股市的概率》图1

(2)2015:

从09过后调控陆陆续续到来,调控的目的不是压制房价,而是希望平稳上涨,大组织明明白白知道信用货币玩法,房子又是载体,怎么可能不涨,但不能太快,太快了容易出问题。

这个期间是“压抑期”,在2015头一年的2014,打砸售楼处还成为挺火的新闻,压抑之后必然要集中爆发,2015爆发了,价格暴涨,“大牛”行情得到2次确认,一大堆“大神”跳出来收智商税。

三眼没有仔细观察过诸多“大神”,但脑子想一想也知道,基本现在能见到的“大神”应该大多数都是随着2015起来的。

(3)2015以后:

2015过后,房子又连涨2年,为啥呢?

一是因为发展过快,作为地方Z府的融资器,地方要搞基建搞民生,就要通过卖地和建房,在与开F商和银行形成的三角关系里转一圈,把钱透出来,可以看看08年到现在弄了多少机场、高铁等等硬件就知道了,这些钱都是通过“转圈圈“(推高房价-带动地价-再卖地)而搞出来的。

《楼市的铁律和股市的概率》图2

但是掏太快,必然会产生高杠杆。高杠杆的逻辑是这样的:

比如全社会是一个家庭,家庭里有1万元余粮,先拿出1千元X杠杆倍数,这样透支出的钱相对就少一点,如果家里拿出9000元X杠杆倍数做杠杆搞透支,那么搞出来的钱就多。这些年搞公共硬件投资花了巨多钱,一般人感觉不到,因为硬件都是死的,大家习以为常,但是如果穿越回十几年前,你会发现城市变化可太大了,从土炮到高富美的区别。而背后一定是高杠杆在运转啊。

我们看看实际情况反映就是:基本开F商的负债率都80%往上,高杠杆循环模式;地方债务高企;这么玩容易产生风险,所以前几年一直的热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

这个风险要“摊一下”才行,怎么“摊”?去杠杆和去库存!前几年的热词,大家耳熟能详吧?

具体怎么操作呢?一线稳住,大力大力大大力调控,二线、三四线轮动去库存,小动物们拖家带口抄家底一把梭,先是二线大涨一轮,紧接着轮到三四线涨一轮。居民掏空存款,净储蓄率7年没涨过。舆论热词“六个钱包”等。这些表象背后就是杠杆转移(从企业与Z府向居民部门转化)。

在这个期间,当年刚入社会和在学校里的小孩子们长大了,一些85后、90后脑袋打发蜡,开个号开始扮演“大神”,大神队伍更加庞大。弄点表格数据,弄点专业词汇,把字码多一点,反正大多数百姓也没有经济思想上的“结构”,话说出去反正又不跌,大不了不涨,怎么扮演“大神”都没毛病,各种震撼体、震惊体一波一波击打着小动物们暴富的心。

在这十几年里,小动物们都被舆论带坏了,15亿小动物除了不玩手机的,剩下都有一颗一夜暴富的心。

一提到投资就俩事:炒房+炒股票。

钱多一点觉得应该搞大的,就是想要炒房暴富;钱少一点的搞不起大的,就想炒股暴富。资质还在“旧时代”的小动物就搞彩票。没点投机思维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投资本来是一个长线稳定的东西,世界那几个投资大鳄年复利能做到8%都了不起了。但是在我们这,不达到个300%在小动物们心理上都称不上投资二字。这种心态很不好,而且实际作用也很小。

因为小动物们(尤其是穷人)在脑子里有一个想象出来的逻辑:

就是有很多和他一样穷的人,脑子开光后学到“一定方法”,通过房子一夜暴富,走向人生巅峰。

这个逻辑完全不成立,这种暴富投机心理很不好且没用,除了焦躁之外没别的作用,需要打破!

《楼市的铁律和股市的概率》图3

二、打破浮躁心理。

打破逻辑是这样的:

楼市主体功能是扮演着“分配”的角色,“分配”铁律逻辑有两点:

1、有钱的会分配的更多,中等的分配的就少,没钱的就捞不着分配;

2、根据城市等级产生一条分配链,越往一线分配越多,越往后分配越少;且一线先分配,后面后分配,轮着来。

——也就是说,能捞到多少分配是根据你的“财富起点”(去哪个城市混也是财富起点的一种)来算的。

(1)“财富起点”高的人用不着炒。

实打实有钱的,钱没地方放,存到楼市避险,翻番了更开心,这就是典型的分配,因为钱多分配的就多,不想捞到分配都不行,钱追着往他们手里跑(电影《西红柿首富》里有段演讲就讽刺这个)。因为假设世界没有楼市,这部分人自有其他来钱的“分配渠道”,只是楼市加速了财富扩大速度,这部分人没有炒的意识,也没有闲心炒。

(2)一般般有钱的富裕人家出来个熊孩子,这部分人有点闲钱,也有闲心,更有贼心,所以这部分人才是炒家。

一个人玩不转可以拉帮结伙多几个一起玩。小动物盯着某些人坐拥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子很眼热,但你还是要看看“财富起点”啊,一个人能贷多少款?本金体量有多大?就算是找人顶名额,中间的“用人成本”加上每套本金,算下来有多少?而且还要维持庞大的现金流(租金与利息之间打平大约需要7-10年)。

就算你有那贼脑子也没迈不过门槛啊,韩寒辍学了你也跟着辍学那叫傻。

(3)“财富起点”中间者迷迷糊糊的吃肉。

中产也没意识炒,天天上班累成狗,根据分配铁律第二条(根据城市等级产生一条分配链),以及中产们误打误撞的运气决策,决定谁能“稀里糊涂”的致富。而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起点财富”也都源自于家庭支持。

最先吃到肉的是一线的中产,主要是75后和85前这两拨人最先吃到,陆陆续续往二三四线延伸,一开始都是为了有个住所,买个房子稀里糊涂的翻了好几番。

(4)“财富起点”低的干着急没用。

财富起点再往下看,就算有头脑,也过不去门槛,上不了信用货币分配的车。

所以在整个楼市进行财富分配的过程里,没有“大神”,只有贼人搞收割!

谁要是拍着胸脯来跟三眼说“老子08金融危机前就预测出未来的货币玩法,早早地布局了”。

那我谁也不服就服你,因为在楼市演化发展的过程里,大组织体zhi内的人信息更加“一手”,也没有谁能预判到这个趋势吧?甚至搞出个“土地发动机”大组织也带点“误打误撞”的因素,因为土地制度是几十年前留下的,那时候谁能预判到几十年后的环境呢?都是“摸着石tou过河”。

“大神”们是大贼带小贼。

大贼就是以上说的那种来自一般般有钱的富裕家庭,有闲心“不干正经事”,左手拉帮结伙吹大“短期投资盘”,右手给劳动人民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左右手合璧,操盘到接盘一套盘面完成。

大贼的精力有限,手底下就会冒出很多小贼,不管有文化没文化的,都皮鞋擦亮脑子打发蜡开始忽悠,不是搞搞培训课程收割智商税,要不然就是带着一群“暴富梦想少年”去售楼处“六个钱包”一把梭,中间赚服务费和差价。

有没有“大神”你也能一把梭,上层都喊出“六个钱包”了,听话跟着干就是,为啥非要从“大神”那里获得底气呢?明明是大组织搞分配给你搞出“财产性收入”,为何非要拿出点钱去孝敬“大神”呢?

这跟股市“股神”套路一样,大牛市你闭眼睛买偷摸赚了就得了,非要找“股神”来获得底气,“股神”一寻思只需要说几句话给你壮壮胆,就能获得白花花的银子,这便宜岂有不占之理?

一个人想要花钱,理由只能有一个:解决风险问题——也就是说谁能在牛市末尾提醒你跑路,谁能在楼市尾局告诉你要换资产,这才是真正的大神。

“大神”们“顺道占便宜”的方式特别统一:洗脑嘛就要讲出“一定方法”!

但如果一个人有点“结构”,就能看出这些“一定方法”都是瞎扯,看完了有什么用呢?n多信众学习完了最后问的问题还都是一个:“哪哪哪能买吗?”——智商其实还是在原点,什么“结构”都没获得。

自打2015年开始,这种智商税收的越来越多,都是因为一个梦想:很多和他一样穷的人,脑子开光后学到“一定方法”,通过房子一夜暴富,走向人生巅峰。

因为是“长牛曲线”,闭眼睛买都可以,韭菜买了也赚到钱了,就自以为不是韭菜,对“大神”感恩涕零。

所以回到分配铁律:

1、有钱的会分配的更多,中等的分配的就少,没钱的就捞不着分配;

2、根据城市等级产生一条分配链,越往一线分配越多,越往后分配越少;且一线先分配,后面后分配,轮着来。

——一切根据“财富起点”来分配!

明白这一铁律,就不要再去交智商税了,也不要再带着“300%投资回报”的心态问问题了。

《楼市的铁律和股市的概率》图4

三、铁律的逻辑

如果你对“铁律”有疑问,那么三眼告诉你其中的逻辑。

这个铁律的推动逻辑有两个:

1、信用货币是杠杆,杠杆依托于你的本金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信用货币体系进行财富分配,最终看的是你“本金起点”,在信用货币体系内,只要上了分配的车(房子),都能分配到钱,只是分多分少而已。这是铁律“财富起点”的第一层含义。

2、“城市等级分配链”是由于历史制度造成的,这个制度就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这是造成利益分配失衡的本源。上面第1点只是加剧发展失衡,从而加剧了分配失衡。

一个房子值不值钱,涨幅空间大不大,地价高不高,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配套”,这个配套不仅仅是医院、学校、公共设施、交通和商圈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户籍,户籍背后是福利。

以往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主导下的统一分配制度下,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基本福利保障方面,其分配差距是可控的,改ge开放以后,为了促进经济循环,加强商品流通和城市发展,在鼓励下市场必然产生商业投机行为,并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逐步倾斜到核心大城市,且力度逐步放大。

但是“城乡二元户籍”的结构并没有改变,户籍把人群区隔开来,再加上社会资源逐步倾斜,这就产生了上面说的“城市等级分配链条”,造成城市的发展不均衡——越往一线走享受的“待遇”越高,越往下越少。

这个逻辑在房价上可以反映出来,核心城市“顶配”可以达到20万一平,刚刚脱离“二元户籍”的地方也就几千元。

链条背后是社会资源(人财物)的分梯级,并且针对这一梯级就会产生相应的“配套”(公共基建、教育医疗交通等等一系列),“配套”又正向推动“倾斜力”。

所以这种“倾斜”的势头一旦上了轨道,很难停下来,也就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是围绕着核心城市扩围的城市群。

这背后是一种“吸力”,吸的是人财物。核心城市吸强二线,强二线吸周边,地级市吸乡镇,最后农村人跑光,在跑光的过程里会出现一个时间段只剩下老头老太太。

城市的格局在最后会形成核心“发达国家”+不到10个“发展中国家”+几十个“落后国家”+一堆村镇。发达国家玩金融,是文化金融科技中心,发展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体系,落后国家们不断提供人口劳动力。

《楼市的铁律和股市的概率》图5

用户:第三只眼观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