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瓦无存是什么意思

2023-04-06 11:18 生活经验 0阅读 投稿:小七

网名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个好的网名,不仅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空间,而且还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包装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名字,一般都是由上辈人来钦定,不可能自己一出生,便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叫马大帅好不好?如果这样,非吓着人不可。而网络却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凭自己心情、自己兴趣,起一个让自己随心所欲、让别人看了喜欢、满意而高兴的名字。

网络间游走,一些朋友常把他(她)们的网名诉说与我,希望我能为他(她)们的网名发些议论说些建议。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我就不着边际地来一番闲侃,也算还朋友一愿。

如梦令·论坛菜鸟

以词牌作网名,是常见手法之一。

词,又叫长短句,是兴于隋唐,盛于两宋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如《如梦令》、《西江月》等,词牌规定着一首词的字数和句数。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有的词在词牌下另立标题或小序,表明作品的主题或作者写作的缘由。我以为,用词牌作网名,如果再加一后缀,表明自己起这个名字的缘由和立意,就显得周全而漂亮了。如:如梦令·惊艳,或者如梦令·初醒,呵呵,就厉害了。

临水照花人·网络游客

这位朋友在报上网名时说了如下的话:“一个斜阳的黄昏,一杯袅袅的菊花茶,一个三十年代隔窗远望的女子,眉间含着淡淡的幽怨,凭吊着倾城的爱情,这就是张小姐的穿着旗袍在上海老街上的倩影。我喜欢她那样的花样年华,喜欢她的传世爱情。这就是永远的临水照花人……”

“临水照花人”句,出自胡兰成对张女士的形容。张胡婚恋成为她一生中最华丽也最哀怨的情节。而中国一些文章女子里,真正能称得上“临水照花”的人,大抵只有两个。一个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另一个则是传奇才女张爱玲。

  1995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张爱玲无声无息地于她在美国的公寓中离开人世,为上个世纪40年代旧上海在文学意义上的留存划上了句号。她从出生到离开尘世,似乎不沾染任何俗人习气,一路走来又一路走去,全然不看路人的目光。活出了自己的个性。

  水中花影,如真似幻,照见的是一个真实的灵魂。

蓝天纸鹞·网络游侠

鸢——老鹰。《诗经·大雅·旱麓》有“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句。这里比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的人。纸鸢,风筝的别称。据明朝陈沂的《询刍录》记载:“五代汉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呼风筝。”也就是说,像绑鸽哨那样的奇思妙想,在五代时期,被李邺用在了纸鸢上面。这段记载,不但最早印证了“风筝”就是“纸鸢”,也是现在意义上的风筝在文献中最早的解释。

男人喜欢把自己比作风筝,如这位朋友所说:“在蓝天行云舒展,飘上去,飘上去,乘着煦风,顺着梦幻,让昨夜雨中的泪痕消逝,使今天的壮歌响彻蓝天……”而女人则喜欢把自己比作放风筝的那根线,任凭你飞得再高再远,那根线却牢牢地牵在自己的手上,并以此为自豪。真乃两种性别,两种心态,古今亦然……

绿玉青瑶·论坛写手

绿玉青瑶乃是一个诗意的所在。这个诗意的所在,聚集天下最出色的才俊雄杰,亦有世上凡夫俗子的人间烟火;它是熙熙攘攘的去处,也是淡漠的、似乎只是为了维持某种宁静祥和才有的一个存在。因而,我真不想把这个诗意的所在定格在某一个非常具体的地方。

如果这样的释义到此结束,您不会满意,而各位看官也一定是忍俊不住地嘟囔说:“你小子别卖关子。”好,那我干脆就直说了吧——在同里古镇的三元河畔,有条石板小街,往西不远,一处古朴平常、占地一千三百六十四平方米的清代民居近在眼前。此便是陈去病故居。大门面街临河,罩墙高耸,环静清幽。进得门亭,但见家祠旧迹,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横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进门朝东有一月洞门,楣额“绿玉青瑶馆”五字,已是青苔微绿。于堂楼的北侧及北厢楼系陈去病的卧室和又一个写作的地方。在我心里,绿玉青瑶是一个充满诗意却不乏伤感的地方。

呵呵,您的这个网名,似乎又是一篇武侠小说的开头,似乎所有的人物与事件都与这个叫“绿玉青瑶”的地方相关……

变与不变·网络菜鸟

有首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想想也是。刚弄懂了什么是小资,据说现在又开始流行BOBO了。BOBO这一新生词是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其大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中首次提出的,指的是既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又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的一批人群。这一族人具有典型的双重个性:一方面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享受着富裕与成功,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心灵自由,追求不羁与流浪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深入蚊虫肆虐的热带密林做艰难的旅行,一方面又离不开现代的物质文明。

其实,这世界无论怎样变,不过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取舍,肯定不会是模式化的选择。今天你是小资的一面,没准晚上你就是BOBO的面孔了,而晚上的BOBO,转天一觉醒来又完全是一派小市民的嘴脸。这世界在变,人的思想肯定也在变。否则就跟不上这时代的节奏。但,以不变应万变,也是咱祖宗留下来的古训,切不可偏废!

眉间心上·论坛斑竹

假若让我来导演“眉间心上”这出古装戏,那场景一定是在一个月满西楼的晚晌;那扮相一律是水袖斜衿包装的满身飘逸;那道具必是一盏雕龙镂凤的酒斛,里面盛满前朝的老酒;那氛围也一定是晚来风轻,却不复旧人如约入梦来,不得不为伊消得人憔悴,卧床相看棂上残月,酒无人劝,醉无人怜,倾一杯薄酒,化作相思泪的场面!

帷幕拉开了,在凄婉的古筝伴奏下,眉间心上便荡漾起你千年的愁绪!看阡陌四野,有风过,有烟起,有红尘万丈,悉心等待那牵挂许久的轮回,眉间不由凝起一股委婉情愫,心上不由荡起一片千古恋情!

才下眉间,又上心头!这是读李词人的句子时常有的感觉。一读再读,欲语还休,千年内外,寂寞眉冷清眼,铅华淡淡,低呤浅唱。忽觉得身后有帘因风而轻卷,帘外满院秋花已如细眉淡扫,一季的嫣然已是与人共袭秋风里,淡淡地远在了你眉眼望断处……

呵呵,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心态,帘内镜里的人怎能不比黄花瘦,又怎一个“黄花瘦”而了得!

梨花压海棠·网络小妖

我觉得,这应该属于女人慎用的网名。尽管这朋友将“一树梨花压海棠”改为“一朵”,还是看出了原词的影子。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张先与苏东坡之间的一次文人间的调侃。原因是张先在80时娶了一位18岁的女子为妾,在一次聚会上,作为好友的苏轼做了首诗来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见“一树梨花压海棠”指的就是白发与红颜,即老夫少妻。

外国有部影片叫《洛丽塔》。1962年版的《洛丽塔》在公映时有这样一句宣传语:“他们怎么能将《洛丽塔》搬上银幕?”这部影片在当时的确是惊世骇俗的题材。故事情节是一位50多岁的老教授与他的女学生之间的暧昧故事。后来被翻译成华语片的时候,就用了苏老先生的这个词,还很少有译名能如此具有中国特色而同时又如此和剧情相贴切的。看到这词,总不免让人感到其中有种香艳暧昧的意味……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