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蝉鸣,夏日蝉鸣古诗

2023-01-02 09:28 生活经验 0阅读 投稿:小七

文 | 刘素萍

童年时的夏天,放学后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摸爬叉”(山东方言,学名叫蝉)。每当夕阳西下,我便拿着小铲子、罐头瓶,在树林里寻觅,也就是“摸爬叉”。看见地上有不规则的小洞洞,用手指尖轻轻抠抠,看见里面有个爬叉头。我赶紧找个东西盖上,唯恐它跑了。用铲子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挖,挖出来后如获至宝地放进罐头瓶里。天渐渐暗了下来,夜幕下爬叉们陆续爬出洞口向树上爬去,我就可以直接去树上摸了。有时运气好,一晚上能收获百十个。回家后一般都会放在水里养着,有时候会撒点盐进去,母亲说这样能让爬叉把肚子里的泥吐干净。第二天早上,母亲会用油在锅里煎一下,煎到两面金黄就可以吃了。我来不及拿筷子,连忙用手捏着送进嘴里咀嚼,顿感满口酥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我来说这就是人间至极美味了。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爬叉并没有从我家的餐桌上消失。每到夏天,老家的三弟与弟媳,仍然会“摸爬叉”。但他们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连同“收购”的邻居家的爬叉(一个一块钱左右)一并给我送到城里来,每次都好几百个,我很感动。

我用开水焯一下,凉透后用塑料袋装好(五十个左右一袋),然后冷冻在冰箱里,从夏天吃到秋天,再从秋天吃到冬天,有时年夜饭里也会有一盘炸金蝉。如今,市场上卖金蝉的很多,大多都是人工养殖,因为生长周期短,吃起来已经没有了“蝉”味。如果遇到自然生长的还是会买一些,因为那是忘不掉的童年味道。

夏日蝉鸣,夏日蝉鸣古诗图1

蝉要先在地下待上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依靠吸取树根的汁液一点点长大。然后在一个晚上悄悄地爬到树上,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了。这就叫金蝉定律。

马云把金蝉定律概括为:“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成功需要厚积薄发,要忍受煎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最后成功的那一刻。

由于蝉皮可入药,有疏散风热、息风止痉、镇静等作用,当年供销社收购蝉皮。于是,星期天或暑假,我就举着个竹竿去找蝉皮,然后去收购站卖掉。虽然那时很便宜,好几个蝉皮也卖不了几分钱,但积少成多,我就有了最初的“小金库”。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乘凉一般是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午间最热,而蝉叫的却更欢。我躺在凉席上看蓝天白云,只感暑气,只闻蝉鸣。那时候还不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傍晚,母亲手摇蒲扇,轻轻地为我驱赶热气与蚊虫,我则枕着蝉鸣进入了梦乡。

鸣叫的是雄蝉,它的发声器在腹肌部,像蒙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雌蝉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声,是“哑巴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最后脱壳成为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的高洁的品格。

唐代诗人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他以蝉自喻,写出了:“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在,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的诗句,托物咏怀,表达了自己做幕僚的苦恼。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最响亮最热闹的声音就是蝉鸣了。一般六月开始鸣叫,七八月份最盛,三伏天中午叫的最欢,天气越热声音越洪亮,一直叫到九月。在连绵细雨中,蝉鸣也就慢慢消失了。

蝉鸣,是只属于夏日的风物。

2020年7月24日发表在《民主协商报》

夏日蝉鸣,夏日蝉鸣古诗图2

作者简介:刘素萍,笔名泉魂江韵。文章见于《知音》《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事》《少年月刊》《博爱》《生命时报》《齐鲁晚报》《武汉晚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及《金融作协》《山东金融文学》《扬州拾味》等多家公众号。微信号:sdlsp0909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