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夜谈”思今昔

2023-01-13 11:53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开栏的话:80多年前,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将士用他们的双脚,在地球上走出了一条豪情万丈的红飘带。旗帜指引方向,精神穿越时空。80年间,长征精神在时代变迁中淬火升华、历久弥新。

“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全面小康。”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启动。今天的重走是为了回望与缅怀,更是为了记录和传承。从今日起,新华社推出“长征路·新故事”专栏,通过我们的采访追寻,挖掘长征背后的故事,展现长征路上的巨变,用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开栏的话完)

一弯新月挂在树梢,村后岭上的青松俯瞰着夜色下的华屋。晚上8点,一声喇叭响,村头的小广场上采茶戏拉开序幕,外来留宿的游客和村民纷纷落座,音乐、灯光和着采茶戏,整个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

“华屋,意思是华姓人居住的屋子,繁衍聚居的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妻子和回娘家的女儿早早就去了小广场,华寿东留在家里守着小卖部。

初入秋,夜微凉,在熟悉的采茶调中,邻里几人在门口摆上了龙门阵。客家人热情好客,看到记者加入,华寿东随手递上一杯热茶。

“原来村里的房子多是那边那样的土坯房,一下雨就怕倒,村民哪还敢让客人留宿。”63岁的村民华割禾从小竹凳上站了起来,手指着村头的一排老房子。

一条水泥路,把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村小组分成两边,一边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客家新屋,另一边则是村里特意留着的一间间斑驳开裂的土坯房。

村名叫华屋,却住着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因为房子破旧,村里男青年难娶媳妇,每逢下大雨晚上不敢睡觉……这是华屋过去几十年的尴尬和无奈。

华屋历史很“红”。苏区时期,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是远近闻名的红军烈士村。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动人故事:80多年前,17位华氏兄弟参加红军,出发前相约到岭上栽下17棵松树,约定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如果有人牺牲,活着的要为牺牲的孝亲敬老。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17位华氏子弟都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手植的松树被后人们命名为“信念树”。

华屋又很穷。2012年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华屋调研时,119户462人的华屋,就有五保户、低保户等各类贫困人员59户212人,约占总户数的49.6%、总人口的45.8%,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而119户人家中,有83户没有电饭煲,90户没有电视机。

华屋的改变,从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开始。

华屋人要建新房,大家一起来帮忙。“每户至少1.5万元的现金补助,不够的还有银行贴息贷款;市价每吨330元的水泥,限价后只要260元;每块三毛三的红砖,限价后只要两毛七……”华寿东掰着手指头一笔笔数,“拆旧建新,选点布局,村民难免意见不统一,驻村干部耐心地上门做工作”。

2014年春节前,华屋所有的改造户集体搬了新家。“住了那么多年土坯房,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就搬进了楼房,这是破天荒的喜事儿,真是一个奇迹。”黄沙村党支部书记黄日生说。

华屋的田地里建起了果蔬大棚,村民把田地流转出去有租金;华屋通了公路,20多分钟就能到瑞金城区……接下来的日子,新鲜事在华屋一件接着一件。

而让51岁的华水林最惊讶的是,外面的人在网上“喊”一声,村里华寿东的儿媳妇张小芳就知道要摘多少斤黄瓜、茄子。摘好了菜也不用挑到圩镇,放到小卖部门口就行。当地邮政公司设在村里的电商站点——“村邮乐购”就设在华寿东的小卖部,张小芳负责操作电脑,接单打单,把各种蔬菜和土特产统一打包邮往全国各地。

村民自己种的蔬菜、白莲、笋干等物美价廉,供不应求,一天能卖2000多元,高峰时一天卖到5000元;村里注册的“十七棵松”牌蜂蜜畅销市场。

“华屋距离市区10多公里,但以前就因为进村的几公里泥巴山路,让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黄日生说,如今足不出户,村里的东西就卖到了千里之外,一些村民说“互联网打开了华屋的大门”!

为了脱贫致富,一些年轻村民外出务工,家里的老人住着两三层高、亮堂堂的新屋,村民觉得可惜,干部看着着急。2015年,当地政府引导华屋的37户农户以家里的空置房入股,装修了120间客房,每间客房装修政府按照相关政策给予5000元补助,村里成立了华屋乡村旅游发展公司。今年3月,第一批客人入住华屋农家旅馆。

“华水林、华割禾等7户村民去年已经脱贫,今年9户脱贫,明年另外9户脱贫,等村里18户村民全部脱贫后,华屋就彻底成新华屋了!”黄日生兴奋地说。

小广场上的采茶戏在一片欢笑声中落幕,外来的游客和当地的村民渐渐散去。

夜已深,凭窗而望,月华如水,村里的灯光星星点点,岭上的青松苍劲挺拔。

遥想80多年前,也许正是这样的夜晚,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由此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

80多年后,在瑞金这块红色故土上,干群一心又踏上脱贫致富、苏区振兴奔小康的“新征程”。“十二五”时期,瑞金累计9.7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8.37%下降至10.09%。

“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是对红军烈士最好的告慰。瑞金有底气、有信心在2017年实现贫困摘帽,做全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样板!”来华屋前,在瑞金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下,瑞金市委书记许锐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话,言犹在耳。(完)(此稿配有图片)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