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圣贤书

2023-01-17 09:27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我们自小学习白话文,现今已多不能承上古精妙,虽多有注解本,但应知作者不能尽其义,闻者不能达其义,相去甚远矣。

于今,暂不论功过是非,历史车轮,何人能及。

习相,近也;性相,远也。了却身前事,是当下要去做的。形而上的交给大人去做好了。

现代社会教育更偏重知识的获取,谓之科学。因为社会环境如此,心有不甘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社会职能越来越细分,对专一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开始崇尚木桶最高的那块木板。

物质生活极度丰富了,纵向比较,王侯将相亦鲜闻。反之,我们的内心的那份安宁也遗失殆尽,今人于古亦难以望其项背。

如何读圣贤书图1

近年读经典的一点心得,与大家探讨交流。

不愤不启,内心不生起沉溺物欲的脱离心,那么看戏的看戏,化缘的化缘。

先交代下自身情况,一句话言之,‘再普遍不过’。小时候咿咿呀呀背过几首唐诗宋词,早不知道丢到何地了。近几年生起学经典的想法,可能缘起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越来越觉的自己不像自己,有那么一只手一直在推着自己走,平平坦坦则罢了,总是引我到沟沟坎坎中是作何用意。是谁说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诚不欺我啊。

切入正题,如何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现就自身的一知半解以供参考。

佛有四句偈,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如何读圣贤书图2

我所言所说仅仅能对自己负责,先小人后君子,若有人偏信有误,该祷告祷告,该拜佛拜佛,只是就不要提及我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国传统文化集儒释道大成,另有少名数不胜数。

个人认为佛典最为究竟,演讲于三世六道,不把自己身心舍弃进不了佛门。我们凡夫肉体,一叶障目,终归受与局限。佛讲福慧双修,渡不得无缘人。倘若有人与佛法结缘而无法生起正信,可以为哲学暂做了解,虽非正义,也无大碍。

道家五千言,本源为易经,多言说天道规律,安则出世,乱则入世,立生。个人认为生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多读老庄的书,受益无穷。若即若离的心态是可以胜任当今的。虽沉溺当下不能左右,内心的那一份放荡自在也要有一丝的。若有幸能得‘笑看人生离乱,我自岿然不动’的感觉,何惧苟且。

如何读圣贤书图3

儒家为身安立命之本,道之体用,循规蹈矩依迹而行,身心可成。循规蹈矩非今义,非贬,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皆是所述根本问题,永不过时。所以现今,该创新的创新,该循规蹈矩则尽量依止。

若论次第,先儒家,寻得立身之本,身安则道明,不淫物欲,勿失本心方可研习道家。晚年可读佛典,毕竟尚未拿起,何谈放下。攀缘心处处造作,非大根器人可降服。索性拿起来砸吧砸吧味道,再谈取舍。

赘述再多,无非是讨个心安,各人境遇不同,各取所需罢了。

古今圣贤皆以无为而有差别,此可作为读书的态度。

简述警醒自己的一些话:

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应需要什么去读什么。

作者不能尽其义,闻者不能达其义,少作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想。言语文字本身具有障碍。

受用则取,生恶则融。对立的观念,源于你非他时,他地,他心,设身处地圆融一番,有则加冕无则省之。

多依照大家名家注解,老先生承上启下功德不欺,经典义理虽损三分,尤有七味可尝。

读书仪轨不可丢,心静方可最大限度摄用。

觅得义理,应落于躬行,身心可圆融。

最后重温《诫子书》,以共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