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

2023-03-03 09:38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沉睡海底800年不腐的沉船,世界考古史上第一艘整体打捞出水的沉船,打捞耗资1.5亿的沉船。

运载文物价值超过3000亿美金的沉船,等等……

这些名号全都是关于同一艘沉船。

种种描述,让这艘沉船更加神秘。

那么,它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

图1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南海一号”。

打捞错的船

时间来到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员工,在旧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

说18世纪有艘东印度公司的船,在中国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失事沉没了,船上装了6箱白银。

由于船沉后有人成功逃生,所以沉船地点记录得比较详细。

于是,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找到中国方面,希望能共同打捞沉船。

8月,广州救捞局(广州打捞局前身)根据上级指示,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签了合同,共同寻找沉船。

英国的打捞船到了沉船海域后,用声呐确定了几个可疑地点。

然后用抓斗开始采样。

几次采样下来,在其中一个地点竟然真的抓到了一些瓷器和中国古钱。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2

图2

英国人还想继续抓,被广州救捞局的人阻止了。

他们说,合同里要找的是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这艘船明显是中国的,你们不能继续打捞了。

在中国方面的要求下,打捞停止。

打捞上来的文物,被交到广东省文物部门。

经清理,共200多件,有宋元时期的瓷器,有“绍兴通宝”“政和通宝”钱币,还有一条1.7米左右的镀金腰带。

初步可以认定,这是一艘宋元时代的船。

1989年,中日两国考古工作者达成协议,共同对这艘沉船进行水下调查。

当年11月,两国考古队来到阳江海域,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水下勘探。

当时风比较大,海水能见度也很低,即便用上了声呐和潜水员探摸的办法,也没能找到沉船船体。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3

图3 镀金腰带

只打捞上来了一片白瓷碗的碎片。

通过和前两年打捞的瓷器对比,确定是同一批。

正是在这次行动中,中日联合调查队队长、考古专家俞伟超,给沉船起了后来广为人知的名称——“南海一号”。

日本方面出于种种原因,停止了合作。

此次打捞宣告失败。

由于当时中国水下考古能力薄弱,打捞暂停了下来。

这一停,就是12年。

2001年,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获得了香港一个水下考古机构120万人民币的支持。

上级部门又拨了80万,张威带着一支考古队,于当年4月再次来到了阳江海域。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4

图4 水下考古发掘流程

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确定了沉船具体方位。

2002年春天,考古队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一个试发掘。

发掘面积仅仅4平方米,就出土了4000多件陶瓷,还有铁器、铜器、古钱等文物。

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南海一号”逐渐为世人所知。

从1987年“南海一号”被发现,到2003年“南海一号”广为人知。

这十几年间,一直有阳江边防支队在巡逻保护这艘沉船。

周边渔民驾船在这片区域打渔时,边防的巡逻艇都会赶来。

告诉渔民这里有以前外国侵略者留下的鱼雷水雷,非常危险,赶紧离开。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5

图5 南海一号中发掘的钱币

正是在这样的“谎言”保护下,“南海一号”在十几年时间里没有遭到渔民拖网造成的破坏。

怎么打捞

2002年的试发掘证明,“南海一号”文物数量很大,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接下里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打捞了。

传统的水下考古,涉及到这种沉船的。

一般是先布置探方,然后一片区域接一片区域、一层接一层发掘,文物打捞完后,再打捞沉船。

这种方案技术成熟,难度也不高。

然而,面对“南海一号”,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

首先,这片海域海水能见度极低,海底二十厘米开外就伸手不见五指,严重影响考古工作。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6

图6 发掘现场

二是船体大,还被1~2米深的淤泥覆盖,工作量太大。

三是受季风和气候影响,每年只有三四个月海底作业时间。

可能没等淤泥清理完,一年的适合作业时间就过去了。

等到明年再开始,船体又被淤泥覆盖了。

经过多次开会商讨,考古人员提出了“整体打捞”的方案,基本步骤如下:

一、找准沉船具体位置,打下定位桩;

二、用一个巨型钢沉箱(沉井),罩住沉船;

三、挖空两侧泥沙;

四、在钢沉箱底部穿引钢梁;

五、用起重船将沉箱整体起吊,再放到全潜驳上;

六、全潜驳把沉箱运到指定地方。

听起来似乎也不复杂,但这个方案遭到了一些人质疑。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7

图7 船上的漆器、朱砂

他们认为,“南海一号”有30米长,10米宽,高度在4米多。

中国哪有能吊得起这么大沉箱的起重设备!

他们说得没错,以当时的技术,还打捞不起来“南海一号”,只能再等等。

这一等,又是四年。

2007年3月,机会终于到来。

广州打捞局耗资6亿元、历时两年多建造的亚洲第一大型起重工程船,“华天龙”正式建成投产。

最大起重能力达到了4000吨。

耗资1.5亿的打捞

2007年4月18日上午10时,“华天龙”号准备就位,打捞正式开始。

这是世界上首次整体打捞大型古沉船,因此在打捞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难题。

先是风浪大,打不了定位桩,项目组改用了水下定位系统,直接安放沉井。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8

图8 “当年打捞“南海一号”的“华天龙”号起重工程船

沉井下沉后不久遇到了高硬度泥层,靠自身的重量压不下去,只能开挖沉井周边淤泥,让沉井下沉。

这一步骤花了两个半月时间。

之后在沉井底部插钢梁时,15米长的钢梁从这边穿过去。

要和另一边的孔对上,误差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

结果第一根钢梁穿过海底时,被坚硬的泥层都顶弯了,也没对上另一边的孔。

最后通过高压水枪,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36根钢梁最终全部穿好。

当然,具体解决办法更加复杂,这已经成为了广东打捞局的机密技术。

2007年12月22日上午,“南海一号”在“华天龙”号的起吊下,缓缓出水。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9

图9 沉船全景 拍摄于2014年

之后由半潜驳船运往早已为它建好的新家——阳江市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此次打捞历时9个月,耗资1.5亿人民币,建博物馆也花了1.5亿。

有些人有疑问,花3个亿就为了打捞一条沉船,到底值不值?

首先,“南海一号”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虽然它载的货物确实很值钱。

其次,这次成功的打捞充分展示了我国打捞技术,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的雄厚实力,是一次很好的宣传。

再次,这次打捞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巨大进步,成功洗刷了我国考古界的一个耻辱。

为什么非要打捞不可

这个耻辱还要从1984年说起。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0

图10 拍卖现场,哈彻(左)和哥德马尔森号(又叫南京号)沉船打捞上来的瓷器

那一年,英国探险家迈克·哈彻,在中国南海打捞了一艘古沉船,获得了近百万件清康熙年间的瓷器。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收藏界也有这个说法。

为了让打捞出来的瓷器卖个好价钱,他一口气砸碎了六十多万件。

并把沉船遗迹也彻底破坏掉了。

之后,迈克·哈彻声称这些瓷器是公海打捞,1986年在荷兰进行拍卖。

国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后,曾想阻止。

但既找不到国际上有关的法律依据,国内也没有相关的海洋文物法律。

只能凑了3万美元,派陶瓷专家耿宝昌和冯先铭去荷兰。

希望拍下一些瓷器回来做研究。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1

图11 哥德马尔森号出水部分瓷器和金锭,拍卖图录的封面

两人到了阿姆斯特丹才发现,3万美元根本买不到一件像样的瓷器。

在拍卖会上呆了三天,他们连个举牌机会也没有。

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回国。

这次拍卖会,深深刺痛了中国考古人,这才有了后来不惜重金打捞“南海一号”的故事。

从船上文物说起

2014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保护发掘工作。

沉船船体基本保存完整,经测量,残留长度约23米,宽将近10米,舱室最深2.7米。

沉船保留了原有的船体结构,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

而它800年不腐的原因,一是海底的淤泥隔绝了氧气,减缓了木材朽烂。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2

图12 “南海一号”考古现场

二是采用了中国南方的马尾松造船,这本就是一种坚硬的木材。

广东民间就有“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的说法。

2019年,沉船内货物基本清理结束。

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瓷器、铁器为大宗。

另有金银器、铜器、玻璃器、竹木漆器以及人类骨骼等。

沉船时代是南宋初期。

海上丝绸之路,看名字似乎这条贸易路线上的商品是以丝绸为主。

实际上,唐宋时期,瓷器就已经是这条路线上的最大宗商品了。

“南海一号”里面的瓷器,有些棱角分明,有些大瓷碗带着喇叭形的口,有着明显的阿拉伯风格。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3

图13

说明这应该是接受了外国客商定制的外销瓷。

这些瓷器主要来自江、浙、闽三省的瓷窑,器型多种多样。

有人根据和出土陶瓷类似的瓷器,在国际上的售价估算,船上的瓷器总价值在3000亿美元,也就是2万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当然惊人,不过要扫大家兴的是,这是文物,不可能拿来买卖。

“南海一号”出土了上万枚古钱,时间跨度极大,最早有汉代的五铢钱。

最晚的有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

带这么多铜钱出国做什么用呢?当然是流通用。

历史书上讲,汉代的五铢钱流通了七百多年,到唐初才被废止。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4

图14

从这次出土来看,宋朝也还在使用,又把五铢钱的流通时间延长了几百年。

至于宋朝铜钱,也很值得一说。

宋朝的铜钱相比周边其他国家,制作更为精良,而且币值稳定,因此广受欢迎。

宋朝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国家做生意,可以直接使用宋钱。

在当时,宋钱已经成了一种国际货币,和如今的美元地位相似。

更夸张的是,很多国家拿到了宋钱,都放进了国库储存起来,不再用于流通。

铜钱的大量外流,甚至在宋朝境内形成了钱荒,导致市面上铜钱越来越少。

最后国家甚至规定,带出国的铜钱超过一贯,为首者就要处死。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5

图15

但由于宋钱购买力实在太强,民间走私宋钱处境屡禁不止。

也许正因为宋钱不够用,五铢钱才得以继续流通。

从这里可以推测,船主带大量铜钱出境,也可能是“倒卖外汇”。

关于“南海一号”的谜

那么,“南海一号”究竟是从中国开往哪里的?

船上发掘的瓷器,超过一半产自福建泉州的磁灶窑和德化窑。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商船配货的时候都是就近。

所以这艘船很可能是从泉州的刺桐港出发的,至于目的地,现在仍旧是一个谜。

“南海一号”为何沉没?

这艘船是平躺在海底,应该不是遇到风浪,那样的话船直接就倾覆了。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6

图16 镶宝石空心金镯

船体没有大型断裂等痕迹,说明应该不是碰撞。

如果是触礁,船的一头会插到海底,从这里看,可能是超载。

船主是谁?

“南海一号”上发现了一些黄金首饰,如金腰带、金手镯、金戒指。

南宋时期,一些住在中国的外国商人很喜欢金银饰品。

所以这艘船的船主很可能是外国人。

船上还发现了眼镜蛇头骨,说明船上有印度或阿拉伯人。

结语

如今的“南海一号”,静静地躺在“水晶宫”里,等着我们去发现更多关于它的秘密。

作为多个领域内的第一,“南海一号”承载了太多。

打捞它不仅是一个考古事件,也是一个文化事件。

中国南海发现的八百年前神秘沉船图17

图17 南海一号博物馆

有人曾把“南海一号”比作海上敦煌,对比敦煌藏经洞当年遭到外国人掠夺,而当时中国无人在意的情形。

“南海一号”的打捞和发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国家文化遗产的关心和重视。

这就是文明进步带来的变化。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