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工业总产值十年增长15倍以上

2023-03-06 10:02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十年增长15倍,在其他地区,这或许不算什么。但在东川,这几乎可以说是巨变。东川区划后,百废待兴。虽说矿业疲软了,支柱产业没有了,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以工业立市的东川,还有大批的产业工人,有非常强大的工业生产和管理理念,有一整套成熟的工业运作程序。东川的振兴、转型和发展,每一步都立足于自身的工业根本。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基于此,东川不仅走出了低谷,而且充分运用好政策,一步一步踏实走来。

过去十年间,东川工业总产值由8.69亿元增加到139亿元,增长15倍;工业增加值达到36.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由8.5亿元增加到76.3亿元,年均增长1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0.46亿元增加到6.93亿元,增长14.1倍,年均增长31.2%。

今年,东川又提出:“巩固提升四方地,加快建设碧谷,理顺天生桥,启动太阳谷”。从点到面,“一带一廊九片区”,以工业理念建区强区,这是东川在过去十年摸爬滚打中得出的经验。

提纲挈领 工业首位

自再就业特区建设以来,东川抢抓机遇,坚持经济工作以工业为中心,牢固树立“工业首位”意识。举全区之力,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依托本区优势特色资源,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项目推进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带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东川区副区长高宇明说:“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东川做大了工业总量,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目前,东川再就业特区逐渐形成了以铜和磷2个产业为主导,稀贵金属、机械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生物制药5个产业为支撑,其他多种产业为辅助的“2+5+X”的工业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10年间,东川工业总产值由8.69亿元增加到139亿元,增长15倍,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有了这份老底,为东川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东川已培育和引进企业88家(含新入驻和在建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2013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1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5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25亿元;收储土地1265.28亩;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4.2%。申报规上企业入库2户,完成亿元开工项目2个、亿元竣工项目1个。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园区企业申报技术专利2项,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

八大重点助东川转型

为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东川紧紧围绕“工业强区”的目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势产业为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上下游产业链为纽带、招商引资为助力,突出核心企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和分工专业化,加快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功能整合,打造全产业链型的优势产业集群。

谈及东川工业下一步发展,高宇明自信地介绍,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精神,结合东川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接下来,东川将以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片区为载体,围绕重点发展“442253”体系,我们列出了东川工业的八个发展重点。

壮大以铜为主的金属采选冶炼及精深加工业。扶持矿山深部和外围探矿工程,有序提高铜矿资源生产能力,提高矿产资源采选回收水平,构建集约高效的资源开发格局;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有序推进铜产业向下游延伸,提高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依托粉末冶金还原铁粉及特种铁合金项目,提高铁矿资源利用率和铁产品加工能力。

大力发展磷化工产业。科学规划磷矿资源开采,抓好磷矿石采选环节的分类及综合利用,提高磷矿资源特别是中低品位磷矿石的利用水平。高位布局全区磷化工产业发展,增强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间的协同配套,提高产品层次和产业发展水平。引进高新技术开发高纯、专用、超细、特种功能、特种用途的精细磷化工产品,引进湿法磷酸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形成磷矿资源开发、加工、回收利用的产业链。

大力发展稀贵金属产业。贯彻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的建设,依托东川现有的稀贵金属企业,推进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产业化,把高纯度锗基材料打造成新材料产业的新亮点。

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东川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等天然能源,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风能、太阳能进行开发,带动太阳能发电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为东川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广膏桐种植,开发生物柴油新兴能源产业。

加快农产品(000061)加工业发展。创新思路,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商品化率。充分发挥东川以面条和土豆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能力,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打破区域局限,促进资源整合,做大农特产品加工业。

着力发展生物制药。引进和推广一批适合东川高原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高山药材,结合东川当地药材优势,推动相关企业进行“云药之乡”申报,坚持特色发展,发展现代中药、天然药物、优势化学原料药、生物工程新药和药物新剂型,推动东川野生天然药物的开发生产。

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以金山机械等矿山配套服务的机械产品开发体系,做大做强机械设备制造业;同时,利用东川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开发下游产品,提高加工工业附加值。

推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围绕尾矿治理与再利用、城市矿山开发、节能降耗等重大工程,重点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废旧汽车处理等技术及产品,推进东川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围绕这八大发展重点,高宇明说:“今年,我们要让东川的工业发展从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增长,向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转变。开发方式也从自我开发转变到想借助外力求发展,让东川工业向全方位开放、开发转变。”

凸显工业“引擎”效应

今年,是东川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高宇明说,“今年,东川要强势推进产业转型,不断凸显工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引擎"效应。到2017年,东川要实现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东川重规划、强基础、增总量,决心把东川打造成昆明北部发展增长极。

重规划,优布局。根据《昆明市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导则(试行)》“一县(市)区一个工业园区,一个工业园区2—3个产业园,一个产业园支持1个重点产业”的要求,结合东川园区管委会及现有工业园区布局,东川按“一园区三片区”的布局,注重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着力打造“碧谷四方地工业园片区、太阳谷生物科技产业园片区和天生桥特色产业园片区”,以工业片区发展的载体功能,承接各类企业对应落户相应片区。并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园区规划和提升产业布局,结合东川产业发展“442253”体系及工业规划布局,碧谷四方地工业片区重点发展以铜、磷为主的重化工生产基地,配套发展黑色金属、稀贵金属加工及延展产业、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等辅助产业;太阳谷片区重点发展食品及生物科技加工产业,配套发展机械制造及包装、商贸、仓储物流产业;天生桥片区重点发展以再生资源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配套发展轻工产业、材料加工、不包括原料生产和表面处理工序的机电装备制造、信息化技术和商贸物流等产业。

强基础,塑品牌。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人财物力,进一步抓好四方地碧谷、太阳谷、天生桥三个工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提质园区工业效能,提升园区品牌支撑。

提品质,增效能。改变单纯依靠资源消耗、资本投入的粗放模式,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工业产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矿产资源丰富的东川,要打造以铜磷深加工为主,并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提高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高位布局东川磷化工产业发展,增强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间的协同配套,提高产品层次和产业发展水平;引进高新技术开发高纯、专用、超细、特种功能、特种用途的精细磷化工产品以及湿法磷酸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形成磷矿资源开发、加工、回收利用的产业链。

抓外引,增总量。继续优化投资环境,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列出行政审批清单,制定“负面清单”,最大限度缩小企业投资核准范围,切实降低企业入驻成本。重点突出商会招商、企业招商、重点区域招商、“退城入园”招商、“退二进三”招商等有效方式,以资源为主寻找落地项目行业,以行业分类引进项目落户生产基地。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服务机制,更好地服务企业,让进驻东川的企业都能早日投产,壮大园区经济总量。

严监管,重安全。加强园区环境监管,以节能降耗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目标,实施企业能耗定额标准,建立节能管理长效机制;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和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重点监管企业环保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等,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有治污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力打造“环保平安园区”。

作为转型发展的老工业城市,经过十年“工业强区”战略的淬火历练,面对新的挑战,围绕“一带一廊九片区”规划,按照“巩固提升四方地,加快建设碧谷,理顺天生桥,启动太阳谷”的思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工业必将成为东川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带动东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