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风中埋图片,风箱往事

2023-03-19 16:48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前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院里几乎家家都有风箱。拉风箱的声音颇好听,“呱哒哒,呱哒哒”地很有节奏。众多的风箱声汇在一起,就给人一种“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的错觉。

往事风中埋图片,风箱往事图1

风箱是谁发明的,已无从查考。听说远古时,先人们都是用竹筒子吹火,用树叶子扇火的。后来发明了橐(亦称橐龠),是用牛皮制造的风袋,用来鼓风。据史料记载,橐于战国时代已经存在,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 老子‧道经》用橐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他说,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吗?虽然它空,却不会穷尽。

活塞式风箱最早见于明代,记载始见于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我在沈阳的故宫里,就看到过这种风箱。但也有人考证,双动式活塞风箱宋朝就有了。

做风箱必须用柳木,因为柳木不但有弹性,而且性软、不裂、耐磨。最好的风箱应该是柳木箱、枣木杆,杆的作用是牵动“猫耳头”。所谓“猫耳头”,就是词典中所说的“活塞”,实际上它是一块立在箱内可以来回活动的长方形夹板。

为了不漏气,风箱扇的大小尺寸,几乎就和风箱的内腔差不多大,四周还要用牛筋绳紧紧地箍着一圈鸡毛。软软的鸡毛既不影响风箱扇的推拉,又能起到密闭的作用。活门共两个,前后各一个,很小,像个小窗口。活门的“门儿”是用小薄木板制作的,挂在窗口上,吸风时能张开、推风时能合紧。把产生的气流压向一隅,然后通过风道送出去。风道在箱底一侧,俗称“老鼠洞”,方型,两端留有风口。

往事风中埋图片,风箱往事图2

儿时,好奇心促使,我老是想弄明白风是怎样打风箱里吹出来的。那年暑假的一天,我趁着家里没人的时候,把风箱从灶台边挪开放倒,翻来覆去地捉摸其中的奥秘。可那扁长的风箱,周围严丝合缝,只看见前后巴掌大小的窗口,里面吊着块活动木板。拉动木柄,活动的木板就前后开合,发出呱嗒呱嗒的声音来。风嘴喷出有力的风,风吹起柴灰,把我弄得灰头土脸。

我正准备用菜刀撬开风箱的上盖,姥姥从外面回来了。她大惊失色:“你个枪崩货,三天不打,就想上房揭瓦?”那天,只要姥姥再晚回来十分钟,那具风箱就被我肢解了。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要吃饭,除了柴米油盐外,还要生火、烧锅,这才能把生米做成熟饭。几十年以前,雁北及内蒙古西部人烧火做饭,那灶火的大、小、旺、乏,全凭着锅头旁边的那个木头风箱。

事实上,那“三年困难”刚过,不但人少吃的,就连灶镬也是饥饿的。煤是“国控”物资,凭票供应。去煤场买煤,很少有块儿。大多是煤面儿,煤面儿必须用风箱鼓风才能燃烧。为了省钱,许多人家烧光了所有的可烧之物。

往事风中埋图片,风箱往事图3

那时,一到做饭的时候! 主妇们就紧紧迫迫地忙着择菜、洗菜、和面、擀面。那烧火、拉风箱的事,一般都叫家里的娃娃来干。娃娃们坐在那灶镬口的前头,用俩小手攥着风箱把儿,鼓圆了劲,啪塔,啪塔地拉来推去。做一顿饭,少说也要把那风箱把儿拉上几百上千下,直拉得手困腰酸。

拉风箱既是个体力活还必须讲究技艺。有时风箱要轻拉慢送,叫游火;有时要急拉狠送,叫赶火。大锅里水未开要赶火,蒸饭时气圆了就要游火。特别是刚生火时,在灶膛内点燃引柴,只需轻轻拉动风箱把柄即可。

如果风一大,很容易将火吹灭。随着柴草的点燃,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火候。一般情况下,即便看起来拉的自由欢畅,其实也挺费力气的。

我家的风箱最早是由姥姥来拉。那时父母亲下班晚,我上学回家也晚。姥姥八十多岁了,还要承担做饭的任务,她老人家为此苦不堪言。再说煤都是面子,不好燃烧,任凭风箱怎么拉,灶火都旺不起来。烧一壶开水至少也要拉上半个钟头。

如果放假,拉风箱就成了我的专利。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午间,我边拉风箱边听收音机。那天正播放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八虎闯幽州——退辽兵御驾亲征》一段。刘讲的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我一下子便沉浸于故事当中,竟忘记了拉风箱。以至于灶镬里的火差点熄灭了,气得姥姥劈头盖脸地打我。

还有一次,恰好碰到一本心仪的小人书,我如获至宝,一边拉风箱一边翻阅着。等到姥姥闻到锅里的糊味赶过来时,发现锅里的水全干了,我再次被姥姥恶毒地咒骂。

表哥也因拉风箱“戳过拐”。有一回,妗妗让他拉风箱,他贪玩不情愿。歪三则愣地不好好拉,突然用力不正跑偏,将背杆咔嚓一声给拦腰折断了。火失去了风力,锅里的水不再沸腾。一笼莜面蒸成了拿糕,一笼窝窝都趴倒了。

他一下从半懵中惊醒,撒腿就向院外跑去。那顿饭不知道可怜的妗妗是如何处理的,舅舅回来一定会震怒。表哥在外面丧魂落魄,夜里被妗妗从草垛里揪回家。表姐表妹都围着他,把他身上的柴草扫尽,然后推上炕,并没有过多地指责他。

文革期间,表姐从得胜堡来呼市看我们。一进门,母亲就问她:“你吃饭了吗?”

“火车上有餐车,也卖饭呢!”

“火车上还能做饭?”

“是呀。”

“我说咋的呢,一路上‘呱哒哒,呱哒哒’地风箱声音不断。”

我们全家老小笑至断气。

那时表姐刚离婚,一切都让她心灰意懒,她的最大爱好就是算命。我还记得她一边拉着风箱升火做饭,一边把两根竹筷圆头相对,一端抵在风箱板上,一端用三个指头捏定,嘴里念念有词。眼看着筷子朝上拱,或者朝下弯,“啪”地折断,吓我一跳。问她在干什么,她说,算算我甚时候才能过上好光景,穿新衣裳,吃好饭……

1973年,我家的风箱终于废弃了,我花11元给母亲买了一台手摇鼓风机。再后来家里又用上了电动鼓风机,1990年呼和浩特又通上了管道煤气。现在的儿童根本不知风箱为何物,想看风箱只能去博物馆了。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