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最经典的事迹(林黛玉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023-06-03 10:42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多得数不清

  林黛玉

  林黛玉抽象从《红楼梦》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了解和被曲解中渡过的。新时期红学正在呈现出百花争艳之势,但是对林黛玉而言,似乎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厄运,尤其是在年青人中,黛不如钗的论调又相当盛行,甚至径直以“讨嫌”来目黛玉了。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需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荧屏上去显影。不然就一直摆脱不了那个循环往复的被了解又被曲解的怪圈。

  

红楼梦中林黛玉最经典的事迹(林黛玉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图1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潇湘妃子是依据她住的屋子命的名。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喜剧性情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诱人的。但是,使她扣人心弦、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厚而优美的肉体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面面俱到,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白纯真,见之以诚。

  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髓灵秀独具其魅,却只要黛玉美的让人由衷地疼爱和怜爱。“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轻轻。 闲静似娇花照水,举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境、病态、懦弱、动态融合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描述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许“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许“此女只应天上有,人世哪得见几回!”,更能生动贴切些吧。

  

红楼梦中林黛玉最经典的事迹(林黛玉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图2

《红楼梦》中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繁茂之时,得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灌溉,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但是仅修为女体,心中结一份难释之情,说 若他下世为人,我也随他人间走一遭,将一生眼泪还与他,以报灌溉之恩。后,通灵宝玉下世,这才使整个故事得以发作……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将来、理想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颜色的喜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喜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但是,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鲜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髓的贾探春,有美貌不亚于其家姐的薛宝琴,……为什么独有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弱小的艺术魅力?她终究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应该说缘由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喜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喜剧时?恐怕首先是指宝黛爱情的喜剧;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喜剧。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真正的喜剧总是扣人心弦的,由于喜剧是将美消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消灭,其喜剧就越壮美,越深入,越动人。

  

红楼梦中林黛玉最经典的事迹(林黛玉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图3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用“造化钟神秀”的诗句,来描述东岳泰山的壮美在他心中惹起的惊奇。意思是说: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上了。贾宝玉在论述他的“女清男浊说”时道:“天地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已。”他后来见到薛宝琴、李纹、李绮时、又不胜感慨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髓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髓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地钟于林黛玉。他所发明的林黛玉,描述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共同的喜剧性情。而她的叛逆的喜剧性情,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喜剧性情,还在她出生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和诗意,发明了新奇绝妙的比比皆是的“还泪”之说,以意味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离开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大、渲染和强化。她终身上去,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严酷,太不公道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要鳏寡孤独地临时旅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离开贾府。作者经过凤姐的“嘴”和宝玉的“眼”,描画了她天仙似的人品。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昔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轻轻。闲静似娇花照水,举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沉淀停止了新的熔铸和发明,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络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喜剧性情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诱人的。但是,使她扣人心弦、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厚而优美的肉体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先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男子相反。”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吩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文质彬彬,适份合度。

  但我们同时也觉得到,她一开端便遭到心思上的压制。她诗思矫捷,他人写诗,总是苦思冥想,而她却“一挥而就”。她对贾宝玉说:“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过目成诵?”确实,林黛玉的聪明在大观园里是有名的。

  她擅长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宝玉去看宝钗,正在一个“识金锁”,一个“认通灵”,不期黛玉已摇摇晃晃的出去,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样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热闹,也不至太繁华。”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无害而放下酒杯时,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又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素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样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聪敏的颦儿,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多么尖利而又委婉,机带双敲而又点滴不漏。又一次,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膀子发愣。这时,“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样又站在那风口里?’宝玉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嘴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

  这种机警,这种挖苦与戏谑,只要林黛玉才干做得如此精纯而又天衣无缝。大观园里有几张利害的“嘴”,如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红玉的“嘴”;黛玉也有一张更利害的“嘴”。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但凤姐等人的“嘴”与黛玉的“嘴”又有文野之分:凤姐多是“世俗取笑”;黛玉则显得典雅俊则。正如薛宝钗所说:“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如出来,一句是一句。”言为心声,心慧则言巧。

  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仰人鼻息的处境,使她变得十分的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初送到她那里,她便狐疑是他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响,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出去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好像本人家一样,究竟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如今他家依栖,若是仔细生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起了气,“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以为是在骂己,竞气得昏厥过来。他人开一句玩笑,她以为是对本人的轻侮。她确是个“小性儿”,甚至有些“病态”。但是,我们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的极强的自尊心,不是觉得这是十分自然的吗?

  其实,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面面俱到,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白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本人,也尊重他人。她看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谊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腻烦;香菱向黛玉讨教,黛玉却热忱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通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解说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本人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修改她的习作,可谓“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看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心,予以“训导”之后,她便推心置腹,披肝沥胆,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平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坏话,竞大感谢你。往日竟是我错了,真实误到如今。”尔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普通,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也很谦和。她对“下人”历来没有耍过威风,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宝玉说,她对晴雯是极好的;佳葱说,她去潇湘馆送茶叶,黛玉正给丫头们分钱,就抓了两把给了她。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他人写的好,从不计较上下;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林黛玉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一往情真。我们实应改动“林黛玉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的成见。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干:博学多才,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关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只熟读成诵,且有研讨领会;她不只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情。比方,她代题“杏帘在望”为宝玉突围的细节,很易使人联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比作《醉花阴》的轶事;“堪怜咏絮才”、“冷月葬诗魂”,则是将林黛玉比晋代的谢道平和明代的叶琼章的。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喜剧命运和叛逆肉体的个性特征。不过这种个性特征,在一定水平上,是经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能够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矫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鹤立鸡群、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此不时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端敏锐的感受力、丰厚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渗透力;即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伟大的事物,她只需一触到,立刻就发生丰厚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持的感受和见地。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本人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经过咏物抒发本人的苦楚的灵魂和喜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吐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榨和自我封建意识的约束,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要闷在心里,本人熬煎。这便愈显其孤单、寂寞和苦楚。她的“柳絮词”,缠绵悱恻,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字字真实写已,抒发了她身世的流浪与对爱情绝望的哀叹与气愤。尤其她的“菊花诗”,连咏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一举夺魁。她的诗不只”标题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写得情景交融,菊人合一,充沛而深入地表达了本人的思想感情。其中“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等句,更写出了这位少女的高洁品格和苦楚灵魂。此外,像她的《桃花女儿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等。都寄寓着深意,诗如其人,感人至深。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她诗谶的《葬花辞》.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当前的生活感受,是她感慨身世遭遇和喜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论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临时虐待着她的无情无义的理想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止境”,则是对美好理想的盼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肉体。至于“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未了数句,书中几次反复,特意强调,并经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分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溢苦楚充溢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高尚。《葬花辞》之所以能惹起读者的激烈共鸣,缘由正在这里。

  富有诗人气质,并且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辰随同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幽香。“无赖诗魔昏晓侵”,这是她的切身体验。诗,关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她用诗发泄苦楚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计。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诱人的艺术光芒!可以说,假如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

  但是,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林黛玉的叛逆者的喜剧性情。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特性束缚、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芒。在“男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只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自我陶醉地沉溺在艺术的境界。

  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竞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关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孝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举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要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荣,充溢了叛逆的肉体。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像的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一切才女。

  林黛玉的肉体之美,更集中更激烈地表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将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树立在相互理解、思想分歧根底之上的,表现得十分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固执,始终如一,至死靡它。但是,焰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作、开展和生活的,这就难免有苦楚、有不家,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喜剧的性情,这种被压制的熄灭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泄。

  诗,前已叙说;哭,更是林黛玉的粗茶淡饭。她离开人世,是为了“还泪”。她第一次见到贾宝玉,就是哭,脂砚斋说:“这是第一次还泪。”尔后,“不是闷坐,就是长叹,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是自泪不干的。”林黛玉的哭,清楚饱含着理想人生的血肉。哭是她喜剧性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激烈反映;哭,是她发泄苦楚的方式;哭,是她诗人气质的种种感受的抒发。质言之,她是为本人的爱情而哭。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初遭到消灭时,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这种爱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肺腑,撼人心灵!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痛惜和悲愤之泪!终身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收回了浅笑,最初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

  林黛玉死去了,但林黛玉的纯美的肉体,她与贾宝玉背信弃义的爱情,他们所理论过的爱情准绳,她的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像,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这一形像所含蕴的哲理与诗意,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享用。

  林黛玉抽象从《红楼梦》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了解和被曲解中渡过的。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需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荧屏上去显影。林黛玉在贾宝玉眼中美若神仙似的,但要知林黛玉的外形美是如捧心西子那样的病态美;她自尊性很强,其实是以自尊粉饰自大;她常常表现为小心眼,但小心眼面前有坦诚;她所以不能承受贾宝玉逢场作戏似的求爱的方式,由于她追求的是真爱;林黛玉之死既是社会喜剧,也是性情喜剧;她性情上虽有缺陷,但掩盖不了她叛逆是想的光辉。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