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023-06-10 18:10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头号周刊#7.26《道德经》逐句解读: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1

解读:

大成:完美的东西,极大的成功。最完满。

缺:破败。缺陷。

弊:竭,尽

大盈:最充实。

冲:空虚

不穷:不尽

大直:最直。

屈:同曲。弯曲。

大巧:最灵巧

拙;笨拙

大辩:最雄辩

讷:笨嘴笨舌,说话迟钝。

躁:躁动,跑动。

胜:制止,克服。

寒:寒冷。

静:平静。

热:炎热。

清净:清闲,宁静。

正:这里指官长,君长。


大意:


最完美的东西看去总有残缺,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

最充盈的东西看去总是空虚,但它的作用没有穷尽。

最笔直的东西看去弯曲,

最灵巧的人看去笨拙,

最卓越的辩才看去反而木讷。

燥热战胜寒冷,而冷静克服燥热。

清静无为才是天下之正道正统。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2


所得:

法:

句式整齐,言简意赅,却犹如排兵布阵一般,很有气势。8+8+4+4+4+3+3+6的字数排列,竟然有奇效。

辩证法:大成与缺,大盈与冲,直与曲,巧与拙,大辩与讷,躁与寒,静与热,都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矛盾,但在运用的时候不能完全追求完美,但藏拙是可以的。比如大智若愚就是这个用法。体现矛盾的双方相反相制的道理

事:事物的实质与外在形式常不一样

情:追求实质的完美不能着眼于形式,一个人要修行清净无为的心。

人:所有人。


理解:


最完美的东西,好像有缺陷,但用起来不会穷竭;

最充实的东西,好像空虚没有,但用起来不会穷尽;

最直的东西好像弯曲;

最灵巧的东西好像笨拙;

最能辩论的人好像口讷。

躁动可以克服寒冷,

平静可以克服燥热,

清闲宁净可以成为天下的典范。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3


这一章主要讲述事物相反相成的道理。


所谓的大智若愚、抱残守缺、福祸相倚等,都源于事物间的相反相成的道理。


由此说明清静为天下之正统正道。唯有清静,才能让人的本性保持纯真,灵性得到发挥,从而产生智慧。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4

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是说最美好的东西,好像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是稀罕的。完美的东西不会存在,如果存在,那一定是不完美它本身的完美。


因此追求完美的人,是追求不到的。


从反面说,追求完美的人,追求不到,反而感觉不完美。


美好的东西,总是好了更好,没有止境。


为人,人生完满是自然的事情,美好是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体现出来。

“完美的东西不是没有裂痕,而是满是裂痕,却没有一根崩开的。”


爱亦如是,人生也是如此。


有一种美,叫做残缺之美!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上天为你开了一扇门,大概率会为你堵上一个窗。


《庄子》中说: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追求极致的大成,是不明智的。


智者都是自己做着利他的事情,随遇而安。至于美好与否,倒在其次。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5


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的。但他的作用无穷无尽。


可是天下世俗中的事情,世俗之盈,不外乎厚藏。


再怎么藏,又能藏多少呢。


能装天吗?当然是不能了。


世俗之盈,不过是巢穴箱柜之用。随便它的容积多么的大,总能很容易找出来一个它装不下的东西。


而这里的盈,当然是大道若虚。虚则盈!


这样的盈,才是真正的大盈。它虽然看上去空无一物,但正因为如此,连天地都可以装进去。


为人处世,在物质不能追求丰盈,因为不可能追求的到,但是在道上,可以追求道的完满。盈则虚。


这里说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是通过长期修炼功德圆满的体现,是求之于内的结果。


“不弊”、“不穷”是道德使然。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6


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是正直的人像屈服,灵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迟钝,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


《后汉书・葡爽传论》:“观其逊言迁都之议,以救杨、黄之祸,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透迤也。”


是说做一件事情,如果直来直去,容易受阻,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曲线救国。


正所谓直则曲,智若愚,巧若拙,辩若讷。


太直,太智,太巧,太能辩,就会引来防备,不如慢慢渗透,不如曲线救国,不若避其锋芒,更容易成功。


范应元说:“大巧者至妙无机,故若拙也。大辩者不言而信,故若讷也。”


这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神宗在位时,王安石任宰相,推行变法,欧阳修与其政见不和,辞官还乡。


苏轼在《贺欧阳修致仕启》中,给欧阳修写信说:


皇帝隆重的恩宠,士林众人的赞叹,都不能掩盖你高洁的情操风范。


人人都为一己私利谋划时,你却把君臣的恩德放在前面;把为妻子儿女的谋划放在了后面。


山林隐士还尚且有暮年志气,何况你是朝中旧臣?如今你却在壮年时辞官,这是为什么?


你的政绩文采很好,你的德行完美无缺,却难以获得名誉,你有巨大的才华,因不受重视而难以施展。


你的事业达到了三朝的顶峰,你的文章可以作为百世的典范。你功在江山社稷,人们却看不到。


你在壮年时辞官,谦虚地说自己没有能力。


你大勇若怯,是真正的勇敢。


你大智如愚,才智出众,表面看好像很愚笨。


你不炫耀自己,你品格高贵,却没有权势爵位的荣耀,你十分仁慈,却不老朽。


从苏轼心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才华横溢之人,欧阳修是一个很有政见的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人。


他大直若屈,深明做人之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


做人就该这样,在该做事有度的时候,一定要有度。


一定要善于隐藏自己,才能得以保身。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7


四躁胜寒,静胜热。


是说燥热战胜寒冷,而冷静克服燥热。


河上公说:春夏阳气躁疾于上,万物盛大,极则寒,寒则零落死亡也。言人不当刚躁也。秋冬万物静于黄泉之下,极则热,热者生之源。


老子说,“躁胜寒”。“躁”,本意是急躁、燥热、浮躁,这里是指运动。运动可以战胜寒冷。


这个不难理解,大冬天,走在寒风中,人就会觉得冷,跑起来就会暖和,就不冷了。


有一个财主,冬天穿着厚厚的皮袍,围着火炉,还觉得冷。


看到干活的雇工穿得单单的,却满头大汗,就问他取暖的诀窍。



运动因为产生了热量,战胜了寒冷。


老子接着说,“静胜热”,安静能胜烦热。


天气炎热时,人再剧烈运动,就是热得不得了,安静下来,就会觉得比运动时凉快一点。



“躁胜寒,静胜热”,老子当然不是简单地说自然现象,而在谈动与静的关系,动固然厉害,但静可以制动,比动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有一句话说:心静自然凉。就是说静胜热的道理。


做事在直接做不到的时候,可以追根求源,而在根源上很难弄的时候,大可以方面求之。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8


五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无为才是天下之正道正统。


王弼说:“静则全物之真,躁则犯物之性。故曰清静为天下之正。”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是形容人在静与动两种状态的表现,前者安静,后者迅捷。


很多人认为,动代表活力,动态代表发展,更喜欢动,而不喜欢静,觉得静太沉闷了,没有活力和动力。


其实静是一种处事智慧。


头脑发热时,人往往情绪化,不能客观对待要面对的境况,做出的判断往往有偏差。


而他冷静下来后,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儒家也认为,静是处事的基础。


《大学》中说:“静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安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内心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佛家强调,静生定,定生慧。冷静才能内心安定,内心安定才能催生智慧。


清静,清静对人很重要。


只有保持头脑冷静,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失去方寸,才能有清晰的思路,从容镇定地解决问题。


只有保持内心的清静,才能经得起各种诱惑,才能从容面对人生的得失与成败。



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图9

六:

大的用处要用在大处。伟大的事物超常,内在的东西拥有真正的力量。


《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打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是说超常无力,必须要有大的后盾!


天下正,必须有清净为后盾。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