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学习打卡群活跃起来(当你建了一个学习打卡群)

2023-08-17 14:29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随着微信等聊天软件的普及,打卡群成为越来越多人治疗自己“懒癌”的新方式。当我们在打卡群中活跃得乐此不疲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们会被打卡群控制?

在打卡群中,我正被迫成才。

当然,这不算什么光荣骄傲的事情。真正的牛逼,大…概…不会和打卡群搅合在一起。

怎么让学习打卡群活跃起来(当你建了一个学习打卡群)图1

但打卡群确实是挽救了学懒于不学术,亲测可信。

自诩正成才,我有切实的证据,当然也请你不要那么认真。

目前坚持着两个群。一个单词群,每天100个单词,另一个是(学术向)读书群,每天读书至少30页。单词群到现在已无间断地坚持了第147天;而读书群也已过45天,完成了5本书。

怎么让学习打卡群活跃起来(当你建了一个学习打卡群)图2

打卡群的规则很简单,入群缴100元押金,每天打卡,完不成目标发20元红包。在这种松散的组织下,为什么我就被驱使着一举克服了懒惰,拖延,以及太心疼自己的毛病呢?对于自己的这种脆弱性,我进行了思考,结果如下:

如何被打卡群控制?

打卡群始于同事姑娘们振臂一呼决心给自己找点事。在对打卡群规则的畅想和对未来改变的憧憬中,历史的车轮带着我们跨上了“老虎背”。这种一旦开始就无法中途下车的心理感觉,是出于一个群体的(有仪式感的)成立。当微信群成立,押金上交,当信誓旦旦地在群里做出诸如“不负使命”“一生一世”的承诺,伴随着群体形成的一切---社会归属、社会压力、社会认可便成了群体手里拿的啪啪作响小软鞭。作为群体中渺小又不那么独立的个体,人会为了适应真实或想象中的团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及行为。于是,即便你的态度和认知没有停留在原地,你的行为也可能会产生依从。特别是当群体对个体有足够吸引力时,从众行为就愈发严重。当热爱的集体向我伸出“为中华崛起而背单词/读书”热情的双手时,你拒绝给我看看! 于是,群里的每个人都有意或无意地向着全体规范靠近了。

最致命的一点是,这个群体的成员,都是货真价实的亲同事!出于人的认可动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将直接指导着了人们的行为。与这些朝夕相处的人儿呀,发型不可以乱,于是随着社会影响的波流,我被坚持到了现在。

偶像包袱:承诺规则+自我知觉

怎么让学习打卡群活跃起来(当你建了一个学习打卡群)图3

除去来自群体的影响,存储于个人直觉中的承诺规则也会推波助澜。恪守自己做出的承诺,是大部分文化的社会准则。人们通常需要保持与承诺一致的行为,来有意地对外界,甚至是对自己塑造着自己的形象。承诺本身对后续行为有捆绑效应,而公开的承诺使得捆绑效应更甚。与同事的打卡群,就约等于在工作场合做出的公开承诺,因此喊破喉咙也得捆绑着走下去。我每每走到觉得坚持也对不起自己,不坚持也对不起自己的时候,恪守承诺的需要便挽救于危亡。

好吧,打破打卡群的承诺并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但是人们会因此在意或者内疚的原因是,相对于这种不一致性本身,我们更在意对不一致性给他人或给我们自己所造成印象。对于打卡群这个情景,绝大多数时候,是打破承诺影响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印象。所以,靠谱又稳重,严肃又活泼这类我所谓的“偶像包袱”,是一种自我要求和约束,但往往也可能是一种自我“诅咒”,哈哈哈。

随着时间的积累,自己设定的形象,会因为自我知觉的心理过程得以巩固,从而把外在要求内化成自觉的行为。我们是我们行为的产物。人们会通过对过去自身行为的反思而进行自我塑造。坚持下去可能有一天我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不背100个单词过不好一天的人,哈哈。

20块钱的诱因:调整认知不协调

怎么让学习打卡群活跃起来(当你建了一个学习打卡群)图4

通过参与打卡群而产生的行为改变,是一种跳过态度和认知改变而直接影响行为的改变。这种行为与态度和认知分离的改变,容易造成认知不协调。即当我真的不想背单词,却因为打卡群的20块钱罚款或者剩余其他人都已完成了打卡而不得不去背时,这种体验到的不一致性就是认知不协调。当不一致持续产生,人们就有需要去通过改变态度或者行为去消除这种不一致。在单词群的情境下,要么就得改变不想背单词的态度,要么就不背单词。不背单词当然不是群的初衷,于是作为惩罚的20元钱便派上了用场。而且还最终变成了诱导人们选择背单词来消除认知不协调的关键。我保证,当初在设计群规则时根本就没料到它原来是这样“腹黑”的20元!

与奖励相同,这20元罚款可视为一种诱因。而如果你想诱导他人认同你强迫他们所作出的行为,那么用于获得依从行为的诱因越少,越能使得个人的态度向着理想的行为改变。为什么?因为20块钱的诱因,刚刚足以让人感觉到这是没有完成承诺的代价,而又不足以让人为其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找到合理性。如果是100元,这种合理性可能就成立了,人们可能因为支付了罚款而对于不一致的行为感到心安理得。然而最厉害的是,罚不罚这20元,人们还觉得是能够自我选择的。此种诱因有效性正是建立在人所知觉的自我选择性上

人啊,就是mentally vulnerable的小动物,如此轻易地就被一个群,个人的面子,以及20块钱给撩拨了,可恶! 如今各色打卡群横行,在此告诫一句,如果遇上积极的“操控”,不妨就从了。

另,要不是在打卡群中读了《态度改变和社会影响》,本文的这些社会心理学知识不会存在我的认知里。开卷有益。

最后的最后,我居然写了一篇本质上是鸡汤文的鸡汤文,啧。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