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回纥与唐朝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有

2023-08-28 10:32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小七

回纥,在突厥语中为Uyghur,意为“同盟”、“共同辅佐”,族群源于丁零(北方突厥系的游牧部落民族,南北朝时称为高车或敕勒),有内九族和外九族之分,分别叫做九姓回纥和九姓乌古斯,而内九族为回纥的基本氏族。与其他多数北方游牧民族一样,均以氏族、部落为单位,根据政治、经济等需求组成松散的联盟,以战争的手段去掠夺其他部落,从而达到扩张和保障自身安全的目的。
唐贞观元年(627年),回纥酋长菩萨率领5000骑兵在河西马鬣山打败东突厥颉利可汗之子欲谷设十万大军,从此回纥声威大震。次年,菩萨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土拉河)树立牙帐,自称颉利发。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灭亡,回纥与薛延陀部双双称雄漠北。贞观二十年(646年),回纥酋长吐迷度联合其他部落进攻薛延陀部,并得到唐朝军队的援助,杀死了薛延陀部多弥可汗,尽收其漠北广阔领地。随后,吐迷度至唐朝觐见,愿臣服于唐朝,唐朝册封他为怀化大将军和瀚海都督府都督,吐迷度称可汗。
“太宗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长史、司马已下官主之。…以多览为燕然府,仆骨为金徽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浑都为皋兰州,斛萨为高阙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跌结为鸡鹿州,阿布思为归林州,白霫(音习)为寘(音颠)颜州。”①
六府分别为:
瀚海府:今蒙古共和国朱尔马台河畔;
燕然府: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
金徽府:漠北旧车臣汗部;
幽陵府:今内蒙古呼盟贝尔湖附近;
龟林府:蒙古通格勒河流域;
卢山府:漠北旧科布多西南。
七州分别为:
皋兰州:今甘肃河西走廊旧凉州边外楚浑山一带;
高阙州:
鸡田州:今宁夏境内;
榆溪州:今甘肃河西走廊旧甘凉州之间
鸡鹿州:
归林州:
寘颜州:今内蒙古呼盟贝尔湖东、大兴安岭西
(关于回纥汗国建立的时间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以范文澜为代表的学说认为回纥汗国建立于吐迷度时期,以冯家昇为代表的学说认为回纥汗国建立于骨力裴罗时期,这个问题在杨圣敏的《回纥史》中论述的非常详细,书中更倾向于骨力裴罗建立了真正的回纥汗国的观点,主要从几个方面予以阐述:吐迷度的回纥只是六府七州之一,属地方政权;吐迷度被唐朝册封为怀化大将军和瀚海都督府都督,吐迷度自封为可汗,而骨力裴罗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被承认为回纥的可汗;吐迷度建立的回纥部落联盟,政权不稳定,还曾经先后臣服于后突厥和拔悉密,很难与骨力裴罗建立的长久稳定的回纥汗国相比,笔者也认为它只是一个半独立状态下的地方部落联盟,不过由于它灭亡了薛延陀汗国,统一了漠北广大地区,为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
“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收复北庭。显庆元年,贺鲁又犯边。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②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攻占唐朝西域重镇庭州,吐迷度之子婆闰可汗,被唐朝册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府都督,先后两次击败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后贺鲁被执送洛阳。在平定西突厥后,唐朝在昆陵、濛池置都护府于碎叶川(今中亚楚河),以统领西突厥各部,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城)。
“本九姓部落:一曰药罗葛,即可汗之姓;二曰胡咄葛;三曰咄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嗢素;八曰药勿葛;九曰奚耶勿。”这九个氏族就是回纥“内九姓”或“内九族”,其中以药罗葛为首,回纥可汗多出自这个家族。
回纥、仆骨、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必、拔悉密、葛逻禄是回纥部落联盟的部落构成,称为“外九部”或“九姓铁勒”,开始逐渐形成回纥部族。
后来回纥又经历了婆闰之子比粟毒,与同罗、仆固侵犯唐朝边界事件,以及回纥可汗护输杀死凉州都督王君掞的事件,使得回纥与唐朝的关系大大倒退,并且,在战争中双方均受到重大损失。

唐朝时期,回纥与唐朝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有图1

漠北回鹘汗国(744年-840年)

唐永淳二年(683年),阿史那骨咄禄建立后突厥汗国,又重新控制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回纥部落也多被兼并,一部分回纥部落迁徙至甘、凉地区,回纥仍保持不断与其交战。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联合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部落,南北夹击后突厥,一举杀死后突厥可汗骨咄叶护。唐天宝三年(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称汗,建牙帐于乌德鞬山,建立回纥汗国。次年,回纥怀仁可汗骨力裴罗攻杀后突厥末代可汗白眉可汗,后突厥灭亡,回纥汗国取代后突厥汗国,成为称雄漠北的庞大帝国。

唐朝时期,回纥与唐朝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有图2

骨力裴罗之子葛勒可汗默延啜在唐安史之乱爆发期间,主动出兵助唐平叛,其太子叶护可汗亲率4000骑兵协助唐朝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等地,唐肃宗册封叶护可汗为忠义王,并将亲生女儿宁国公主下嫁葛勒可汗。759年,葛勒可汗之子移地健即位,再次出兵协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为挽救唐朝立了大功,故唐朝册封牟羽(登里)可汗为“登里颉咄登密施舍俱录莫义建功毗迦可汗”。
唐建中元年(780年)登里可汗想趁唐德宗初登大位之际南下攻唐,被拥唐人士宰相顿莫贺在劝阻无效的状况下兵谏杀死,顿莫贺自立为骨咄禄呲迦可汗,唐朝册封其为武义成功可汗。唐贞元四年(788年),顿莫贺上书请求将回纥改为“回鹘”,“鹘”为轻捷回旋的大鸟。
后来,回鹘与吐蕃反复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唐元和八年(813年)十月,保义可汗收复北庭、龟兹,并且击败了吐蕃、葛逻禄和黠戛斯联盟,控制了整个准噶尔盆地及葱岭西的楚河流域。唐开成四年(839年),回鹘内乱,可汗、宰相相继被杀,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天灾,羊马死伤无数。840年,回鹘将军句禄末贺引黠戞斯大军十万袭击回鹘汗国,回鹘汗国灭亡。
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后,很多回鹘人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开始有组织的逐步撤离漠北,分别向南、向西奔去。
南迁回鹘部分,“又有近可汗牙十三部,以特勒乌介为可汗,南来附汉”。③ 乌介特勤带领的十三部靠近回鹘牙帐的部落,向南前往唐朝方向转移。在南下途中自黠戛斯部夺得唐太和公主,随后进入唐天德军(唐方镇名,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乌加河东岸)境内。唐朝因念及当初回鹘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之功,欲将其立为可汗,以此期望乌介能够招抚、集合部众,继续力量,重建回鹘汗国,并延续与唐朝的友好关系。但是乌介并没有重建汗国的能力和实力,一直滞留在边塞,并企图以公主为质,不断对唐朝提出诸如结冰、借粮、借地以及归还部众的要求,在不能得到完全满足的情况下,频繁袭扰唐朝边界。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唐朝出重兵最终剿灭了乌介,其部众为黠戛斯、室韦所瓜分。
另一部分南迁回鹘,在王子温没斯的率领下,南下归附唐朝。唐朝对其非常重视,赐姓名为李思忠,封左金吾卫大将军,建归义军交其统领。温没斯屡建战功,称为“保大节”、“成大勋”④之人。-
西迁回鹘部分,“回鹘相馺职者,拥外甥庞特勒及男鹿并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⑤
1、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的回鹘人,与葛逻禄及样磨人汇合,后以喀喇汗家族为主,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2、投吐蕃的回鹘人,到达了当时被吐蕃占领的河西地区,先依附吐蕃,后依附赶走吐蕃的唐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五代时期发展为强大的河西回鹘;
3、投安西的回鹘人,由庞特勤率领至焉耆,居安西境内。后来在首领仆固俊的带领下打败吐蕃,占领西州、北庭、龟兹,之后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

西州(高昌)回鹘王国(十世纪初-1275年)
840年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其中一支在庞特勤的率领下西迁进入天山中部。大中十年(856年)三月,唐朝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这是自漠北回鹘汗国覆灭后,唐朝对回鹘溃散部落正式册封的唯一可汗(但册书却未曾送达),第一次承认了庞特勤为各部回鹘首领的地位。咸通七年(866年),在首领仆固俊的统领下,击溃吐蕃在西域的残余势力,取西州、北庭、轮台,“七年,北庭回鹘仆固俊击取西州,收诸部。”①逐步开始形成西州回鹘集团(但当时仆固俊仍然依附于归义军张议潮)。仆固俊也被唐朝册封为左骁卫大将军。
(目前似乎没有史料记载庞特勤与仆固俊之间有无血缘关系,而且二人在受到册封后都不再活跃于人们的视野当中,各种主流史书都不见其踪迹,这对于处在权力巅峰的部落首领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的现象,也成为一个不为人知的迷题了。)
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西州回鹘王国是何时真正建立起来的,从史书中可以依稀找寻去它大致的建立时间,约在10世纪初。“阿萨兰回鹘大王府。亦曰阿思懒王府”、“ 甘州回鹘大王府”、“ 高昌国大王府”②,从中可以看到三大回鹘集团初步称为并列的政权存在。辽天赞三年(924年),西州回鹘归附辽朝。辽朝在当地设“高昌国大王府”,对高昌使用中原王朝对西域地方政权惯用的羁縻手段治理,除了保持正常的臣属关系和朝贡关系,并不对高昌内政进行具体的干涉,仍保持了高昌回鹘的独立性。
北宋乾亨三年(981年),高昌回鹘统一西州、龟兹,称“阿斯兰汗”,建立高昌回鹘王国。
“龟兹本回鹘别种。其国主自称师子王,…或称西州回鹘,或称西州龟兹,又称龟兹回鹘。”③
(关于西州、龟兹回鹘的族属、统属问题,学术界也有分歧,在很多史书中对于西州、龟兹甚至不分彼此,比如《宋史》,但从人种、语言、风俗方面又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只能说从政治范畴方面说,同属于西州回鹘汗国吧。)
“高昌即西州也。其地南距于阗,西南距大食、波斯,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葱岭,皆数千里。”④ “统别失八里之地,北至阿术河,南接酒泉,东至兀敦、甲石哈,西临西蕃。”⑤
高昌回鹘王国疆域可大概确定为东至哈密邻接河西回鹘(后为西夏),西至拜城接喀喇汗王朝,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接吐蕃,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邻辽国。
高昌回鹘王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巨大,国家制度、官职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均效仿中原王朝,并且对北宋称舅,自称为甥,关系极为密切,往来频繁。“其后时通中国,是以中国为舅,朝廷每赐诏书,亦常以甥呼之”⑥
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昌回鹘王国沦为西辽附庸,西辽派遣少监驻高昌监行国事,征取高额赋税。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高昌回鹘王国亦都护(王)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杀死辽国监国少监,宣布归顺蒙古成吉思汗,并且出兵参与了蒙古西征和灭西夏战役,深得成吉思汗赏识,并被授予“第五子”待遇。1275年,随着亦都护为发动叛乱的都哇杀死,高昌回鹘王国分裂,分别为察合台汗国和元朝政府管理其东西两部分领土。

唐朝时期,回纥与唐朝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有图3

甘州回鹘(872-1036年)
甘州回鹘是居住在以甘州(今甘肃张掖)为中心的各部回鹘人的总称,由于他们绝大部分都居住在河西走廊地区,故又被称为“河西回鹘”。隋唐时期已经有部分回鹘人移居甘、凉地区,受瀚海都督府统辖。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覆灭后,投吐蕃的这部分回鹘人与之前居住在河西地区的回鹘人,成为了甘州回鹘的主要组成部分。初期由于河西地区的回鹘人较少,势单力薄,只能为吐蕃所奴役。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建立归义军政权,并将河西十一州地图献给唐朝,称为控制河西的主要力量,河西回鹘又被归义军所统治
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归义军领地为各种势力所占领,“后中原多故,王命不及,甘州为回鹘所并,归义诸城多没。”①回鹘趁归义军内讧之际,在占领甘州的基础上,又控制了河州(今甘肃临夏)、兰州(今甘肃兰州)。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秋,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号“金山白衣天子”。后在与甘州回鹘的斗争中失败,最终取消了“金山国”号,从属于甘州回鹘,称回鹘可汗为“父大王”,至此,甘州回鹘成为了西北地区实力非常雄厚的政权。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四月,唐庄宗封甘州回鹘可汗仁美为莫义可汗,后来沙州回鹘也并入甘州回鹘,甘州回鹘真正成为了河西回鹘共主。(一些史料反映出甘州回鹘在最强盛时期,还曾兼有西州的情况存在,似乎并不是占有西州地区,而是为河西、西州回鹘共主更为可信些。)
后来党项兴起,与甘州回鹘矛盾逐渐变得尖锐起来,并不断刀兵相见。在可汗夜落纥在位期间,甘州回鹘曾多次击败党项,极大地遏止了党项西扩的势头。宋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趁夜落纥去世之际,突袭回鹘并且占领甘州,失去依托的回鹘逐渐无法抵挡党项的进攻,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主李元昊攻陷瓜、沙、肃三州后,甘州回鹘灭亡。

唐朝时期,回纥与唐朝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有图4

河西走廊

甘州回鹘灭亡后,一部分部落迁移至沙州西南的疏勒河流域,(现为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习惯称为沙州回鹘。但由于当时沙州已经为西夏所占据,所以这时的所谓沙州回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沙州为中心,而是以疏勒河流域和疏勒盆地为活动中心,称之为疏勒回鹘更为准确些。11世纪这部分回鹘人与周围民族形成“黄头回纥”(今裕固族前身),13世纪后,又称“撒里畏兀儿”,最终归附于蒙古。
喀喇汗王朝(九世纪末十世纪初-十三世纪初)
840年,漠北回鹘汗国灭亡,西奔葛逻禄的回鹘人在庞特勤的率领下,到达葛逻禄(七河地区),与当地民族经过融合,最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喀喇”为回鹘语“qara”一词的音译,意思多为“黑”,所以又称“黑汗王朝”。汉文史料称之为“葱岭西回鹘”。(至于喀喇汗王朝的族属问题,业界争论不一,有多种说法,比如“回鹘说”、“葛逻禄说”、“处月说”、“样磨说”,并且,到底是经过斗争消灭葛逻禄而建立的喀喇汗王朝,还是经过融合逐渐成为葛逻禄的实际控制者而随后建立喀喇汗王朝,始终也没有一个为众人所信服的定论,在此只能笼统的说是西迁的回纥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实行双王制,分别由汗系的长、幼两支各自治理,长子支系为大可汗,又称阿斯兰汗(狮子汗),都城巴拉沙衮;幼子支系为副可汗,称博格拉汗(公驼汗),都城怛罗斯。
(由于穆斯林史料中记载喀喇汗王朝的始祖为毗伽阙.卡迪尔汗,再根据汉文史料推测这个毗伽阙.卡迪尔汗极有可能就是庞特勤,庞特勤的长子为巴兹尔,为大可汗,萨图克.布拉格汗就是他的儿子;次子为奥古尔恰克,为副可汗。)
唐景福二年(893年),中亚萨曼王朝攻占了怛罗斯,博格拉汗奥古尔恰克.卡迪尔被迫南迁至喀什噶尔。后来,萨曼王朝内讧中失败的萨曼王子纳斯尔,潜逃至喀什噶尔,得到了卡迪尔汗的政治庇护。卡迪尔汗本来是为了挑拨萨曼王朝内部矛盾(从敌人的角度体现出仁慈之心),故任命纳斯尔为阿图什行政长官,最终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一直致力于用武力阻止萨曼王朝通过战争传播伊斯兰教的企图,被纳斯尔在阿图什建立清真寺而轻松打破,而且卡迪尔汗的侄子萨图克.布拉格汗也秘密皈依了伊斯兰教。萨图克.布拉格汗一直以来都不满叔叔卡迪尔汗迟迟不肯归权于己的作为,他看到了伊斯兰教中“殉教”、“圣战”的教义,深知将此用于政治目的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最终,萨图克.布拉格汗借助萨曼王朝的伊斯兰教势力推翻了卡迪尔汗的统治,并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萨图克.布拉格汗于943年对巴拉沙衮的大汗发动“圣战”,并最终占领了巴拉沙衮,称为喀喇汗王朝唯一的可汗,后其子穆萨将巴拉沙衮定为副都,将喀什噶尔定为正都,喀什噶尔成为了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11世纪初通过宗教战争兼并了于阗李氏王朝(木萨及其子均战死,详情见笔者另外一篇文章),990年,博格拉汗哈桑(哈龙)占领萨曼王朝的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后又撤回七河地区。999年,伊利克纳赛尔重新占领布哈拉,征服了河中地区,灭亡了萨曼王朝(由于萨曼王朝自身的腐败,以及喀喇汗王朝也已经信仰伊斯兰教,使得萨曼王朝无法得到其人民和穆斯林志愿军的支持和支援,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被和平兼并),喀喇汗王朝也进入了王朝的鼎盛时期。其疆域东部在阿克苏与拜城之间与高昌回鹘为邻,东南至若羌与西夏相邻,北部至巴尔喀什湖到阿尔泰山一线,与辽朝接壤,西至花剌子模海(咸海),西南与南部以阿姆河、兴都库什山(阿富汗与尼泊尔界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中、印、尼界山)。

唐朝时期,回纥与唐朝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有图5

萨图克汗的长子巴依塔什(教名木萨.本.阿布杜.克里木),其子阿里.本.木萨与其父均在征服于阗李氏王朝中殉教,阿里.本.木萨(阿里系由此得名)之子阿赫马德继位托干汗,其弟伊利克纳赛尔居乌兹根,统治河中地区,次第曼苏尔为阿尔斯兰汗,幼弟穆罕默德;萨图克汗次子苏莱曼的儿子哈桑(哈龙)(哈桑系由此得名),在进攻萨曼王朝返回途中去世,其长子玉素甫卡迪尔汗(和田征服者),次子阿赫马德(托干汗二世),三子阿里(阿里特勤)。统治权力一直在长支“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间频繁更替,极大地影响了汗国的统治稳定,并最终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
东部喀喇汗王朝第一任大汗是哈桑系后裔苏莱曼,分别以巴拉沙衮和喀什噶尔为统治中心,由于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所以始终没有值得称道的发展成就。至1074-1105年间,第一代汗王苏莱曼的长子哈桑.本.苏莱曼继位,伊斯兰封号是“正义和宗教的保卫者”、“宗教的荣誉”、“东方之王”,在他的统治下东部喀喇汗王朝的经济、文化、宗教、生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128年,西辽菊尔汗借东部喀喇汗王朝大汗求援解决内乱的机会,占领了巴拉沙衮,从此东部喀喇汗王朝从属于西辽。1211年,末代汉王穆罕默德被杀,东部喀喇汗王朝灭亡。
西部喀喇汗王朝第一任大汗是阿里系的易卜拉欣.本.纳赛尔(贝里特勤),称号为“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伊斯兰封号为“东方和中国之主”,他是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君主,很注重汗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不过汗国却一直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伊斯兰教势力对世俗政治的干涉和对汗王集权的觊觎,称为汗国内部最为不安定的因素,为此双方进行过多次残酷的斗争,第一任纳赛尔汗的长子舍姆斯.穆尔克.纳赛尔处死了用戒律限制汗权的布哈拉伊玛目,阿赫马德汗处死了任伊斯兰大哈孜的宰相,伊斯兰教团即以受迫害者的名义,向西部喀喇汗王朝的宿敌塞尔柱王朝苏丹马利克求援。1089年,塞尔柱王朝占领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西部喀喇汗王朝成为了塞尔柱王朝的附庸。1141年,西辽与葛逻禄联军击败了塞尔柱与西部喀喇汗联军,西部喀喇汗王朝又称为西辽的附庸,西部喀喇汗王朝始终处在东西方几大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而即使是称为附庸的状态下,内部王权与教权的争斗依然激烈。为反抗西辽统治,1210年西部喀喇汗王朝联合花剌子模击败西辽,但不幸的是,很快又被花剌子模所控制,在1212年反对花剌子模的斗争中,末代汉王奥斯曼被杀,西部喀喇汗王朝灭亡。
由于喀喇汗王朝内部与外部各种势力错综复杂,贵族权力斗争、汗权与教权纷争、内部民族问题贯穿王朝发展始终,“双王制”的弊端日益严重,大汗与副汗已经没有区别,所谓的阿斯兰汗和博格拉汗进行过多次更迭,没有明显的界限,也不代表权力范围的大小与尊卑,几乎可以用混乱来形容,频繁的汗位更迭自然造成内部发展缓慢,实力增长大受制约;世俗权力与宗教势力的斗争更是你死我活的不曾间断过,宗教上层阶级贪婪、荒淫的要求,在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甚至不惜充当外来势力的走狗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喀喇汗王朝的内部民族众多,诸如葛逻禄、处月部落,始终是王朝内部最为不安定的因素,也引发了王朝与外部势力多次大的战争。
而中亚地区的萨曼王朝、伽兹纳王朝、花剌子模、塞尔柱王朝以及北方的辽国、日后的西辽,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着喀喇汗王朝的命运,虽然喀喇汗王朝消灭了宿敌萨曼王朝,但在向西拓展的道路上受阻于伽兹纳王朝,经过多次战争均遭受惨败,对于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塞尔柱王朝之所以能够轻松击败西部喀喇汗王朝也是源于此因;而面对实力强劲的西辽,孱弱的东、西喀喇汗王朝均难逃成为其附庸的宿命。
蒙古西征以后,汉文史料把“回鹘”之名译作“畏吾”、‘“委吾”、“畏兀儿”等,其中以译作“畏吾”居多。明代以后多译为“畏兀儿”。清代以后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译名,大多称作“回部”。 ①
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的回鹘人,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与原有的古代居民相互同化、相互融合,并且都皈依了伊斯兰教,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在十五世纪末最终形成了维吾尔族。(完)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