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

2023-01-13 16:48 知识科普 0阅读 投稿:小七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1

01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2


近日,黄磊老师在《向往的生活》里一段关于中国人的八大原谅的总结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八大原谅”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八段话。


来都来了、都不容易、都是朋友、是个孩子、人都死了、大过年的、给个面子、为了你好。


更有网友看了微博调侃道:“在中国,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四字劝解。”


“八大原谅”的本意和出发点是好的,核心是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展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对别人困难处境的谅解和宽慰。


但现在的“八大原谅”却令不少人反感厌恶,甚至觉得是一种思想桎梏。


那为什么曾经广为流传的金玉良言,如今却化为了部分人眼中的糟粕呢?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3


这是因为“八大原谅”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经在一些情况下变成了“八大中国式困境”。


看似简单的几句劝解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却在积压问题,并不能化解问题本身。


特别是“为了你好”“还是孩子”“给个面子”这三个劝解在冲突发生时说出来就更会让不少人感到适应不良。


02

“听劝!爸妈为了你好。”


“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要懂事。”


“爸妈为了你,省吃俭用,日夜工作,你怎么能这么任性?”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4


这些话似乎贯穿着中国家庭教育的始终。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常态。


但是,非得让子成龙,非得让女成凤,无节制地赶鸭子上架却是一种病态,强迫式的“为了你好”,有的时候不仅收效胜微,甚至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反效果。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5


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缺乏有效沟通和应有的尊重,仗着“为了你好”四个字来操控子女的人生,不尊重他们情感价值和意愿,甚至以爱之名绑架对方,最终结果往往容易两败俱伤。


而2018年网友“王猛”痛斥父母的事件,不就是个需要警醒的例子吗?


他是市理科状元,北大学霸,美国知名大学研究生。他人眼中无数光环加身的他却和家庭决裂,写了长文让父母颜面扫地。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6


文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在世界的一角,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恨着他的教育者们。”


这般话语下是一颗何等对父母失望和绝望的心。


这样的悲剧,不禁让我们反思。


为什么教育者们费尽心力,最后却酿成了这样的恶果?


黄执中在谈论“为了你好”式家庭教育时,发出了如下感慨;


“中国家庭最拧巴的一点,就叫做当面拒绝沟通,背后默默奉献。然后把这种一方被瞒在鼓里的情况当作感动。


大多数父母的爱很伟大,的的确确是为了子女着想。


但当孩子一次次渴望和父母沟通,父母却一次次试图用“为了你好”避而不谈时,这就成了一种爱的矛盾。


父母明明心里想着鼓励孩子以及听听孩子的想法,到了嘴边却成为了冰冷的“为了你好,你要如何如何”。而就是这一句话导致的矛盾,让家长们无数个日夜抓耳挠腮。


“我们对你费尽了心思,孩子你究竟想我怎样!”。


而他们却不知道孩子们日思夜想的是:


“我做了这么多,为什么大人们还不满意,你们还要我怎样!”


因此,这就导致了一个黄执中学长所描述的诡异局面。


中国式的父母永远在等着孩子感恩,而中国式的孩子永远在等着父母道歉。


破解这个僵局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一句简单的加油,几分钟温馨的谈话,一顿精心的晚餐或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些小小的温柔就足以消融所有亲子之间的不和谐。


03

“他还是孩子,摔碎了东西,你忍忍算了。”


“弟弟那么小,弄坏你两个玩具怎么啦?”


“要不是妹妹还小,还看不上你这些东西呢。”


明明是熊孩子闯了祸,部分家长们嘴里这些似乎理直气壮的话,却让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7


小孩子不懂事可以理解,他的年纪无法独立承担责任也可以理解。但家长却用“还是孩子”来掩盖错误,甚至不负责任,则是一种道德上的耍流氓,让人愤怒。


“孩子还小”这些字眼之所以令人不满,是因为年幼并不是不遵守规则和秩序的理由,年幼也不是父母不用管教的借口,更不是孩子的错误出现后家长无作为的免死金牌。


而最近热搜上的熊孩子踢毁电影荧幕事件被索赔不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吗?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8


5月1日,广东东莞一处电影院里,一个熊孩子在电影结束后,突然冲到电影荧幕,连拍带踹5下,造成电影荧幕的功能性损毁,事后家长并未道歉以及承担赔偿责任,反而像没事人一样带着孩子离开。


监控视屏发布,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吐槽这种没教养的行为,并声称“他还那么小,一定不要放过他!”


最终影院方面发布了追责声明并配合警方寻找当事人协商赔偿方案。


5月9号,央视名嘴白岩松评价了此事,“看似是熊孩子,背后却可能是不负责任的家长。”短短一句话让人不由深思。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9


孩子还小,是否就意味着他不需要学习并遵守公序良俗?


孩子还小,是否就意味家长可以放任不管?


孩子还小,是否就意味家长不需要以身作则,把孩子培育成一个有教养的人?


恰恰相反,在这个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他们需要在父母的引领下懂得一些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


纪录片《镜子》里有这样一段独白: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孩子的所作所为是爸妈价值观的投影。所以,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家长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则承担责任,不教育孩子守规矩,那么以后可能毁的不仅仅是一件玩具,一块荧屏,还可能摧毁的是被错误的价值观洗脑的熊孩子的一生。


04

“给个面子”也是日常里让中国人有爱有恨的话,在一些生活情景里甚至发展成了一种人情困境。


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谈及一些情况下的“给个面子”的劝解提到:


“这句话厉害了,它会不知不觉地将你的矛盾焦点转移,自带一种流氓逻辑的杀伤力——当有人抛出这句话后,不管我跟另一人有什么矛盾,此刻都要暂且搁置,优先考虑我和他的关系,以及要不要给他“面子”。”


之所以会产生“给个面子”的说辞,是因为中国长久以来是个人情社会,以和为贵。


但当我们受到严重侵害时,真有必要给这个面子吗?


正如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这一幕,就揭露了“给个面子”的劣根性。


明明是苏明玉被不分是非的哥哥暴打,住进了医院,大家在乎的不是她伤得有多重,反而去抵触她坚持让哥哥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件事,都打亲情牌劝她看都是在一家人的面子上不要计较。


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给个面子”让人恼火,明明受害的是苏明玉,却以人情强迫她息事宁人,可是谁又真的在乎她的伤势?谁又真正给了她面子,替她鸣不平。谁又明白她的坚持?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10


苏明玉之所以坚持让哥哥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因为她深知在他人看来简单的家人纠纷,却是家庭重男轻女观念和哥哥长期不尊重她个人权益形成的复杂矛盾,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给个面子”可以处理得当的。


正如席瑞在奇葩说里面提及人情问题的金句:


“在亲密关系里,一定有他对你好的时刻,但是他对你好的那些时刻,都不能构成此刻,你原谅他触碰你底线的理由。”


“给个面子”初衷是矛盾双方互相包容,而不是一昧劝受害者忍让。


那些不顾受害者的权益损失与底线的劝解,本质上是一种不知他人苦,却劝他人大度的恶意。


05

其实,现实里不仅仅有上面描述的“为了你好”“还是孩子”“给个面子”三大困境,还有其他情境下一些令人反感的困境。


但这种反感也让人思考,我们是否就要因此抵制“八大原谅”?


正如药剂脱离剂量谈危害或有效性都是耍流氓一样,“八大原谅”也不能脱离一些核心思维来谈精华或糟粕。


对于“八大原谅”使用者可取的是把他人人权放在首位,尊重彼此意愿和价值;辈分,年纪和血缘都不是强迫式为人好和没有担当的理由。


可取的是在了解他人情况下,先给他人面子,适当给予宽慰和劝解;做到不知他人冷暖,不轻易劝他人大度。


可取的是彼此愿意真正地解决核心矛盾和问题,正视权益和责任;而非把这些话当挡箭牌,不去沟通和承担责任,给孩子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可取的是在善意的表达下,允许当事人有拒绝好意的权利;不强迫他人按照自己的善意行事,不让善意成为了勉强他人的恶意。


对于“八大原谅”的接受者,需要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客观思考。在问题处理上,遵循自我人权不容践踏的原则,不能用妥协来搁置问题。


还需要做的是正视伤害和重视自我情绪价值,正当维权和告知对方自己的底线,必要时远离那些不讲原则的人。


同时也不要偏颇地把所有的“八大原谅”当做恶意,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判断。


“八大原谅”既有如黑夜般的恶意,也有仿若漫天星辰让人觉得美好的善意。


写在最后,“八大原谅”不应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话,它们可以更符合时代,也可以更得人心,把人权落在劝解的核心,把解决问题放到明面上,把责任贯彻始终,那样日后无效的劝解或者其中的误解会少一些,那么“八大原谅”才真的能带来人与人相处的和谐。

黄磊总结八大原谅(黄磊说的中国人的八大原谅)图11

排版 | 麦 子

文字 | 掌柜阳阳

校稿 | 声声慢

选图 | 网络(侵删)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