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压条繁殖技术,压条繁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2023-01-26 09:58 知识科普 0阅读 投稿:小七

斜翼压条繁殖与培育技术

冯岩晃等

斜翼(Plagiopteron suaveolens Griffith)为椴树科斜翼属,蔓性灌木;嫩枝被褐色茸毛。叶膜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5 cm,宽4~9 cm,先端急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脉上有稀疏茸毛,下面密被褐色星状茸毛,全缘,侧脉5~6对;叶柄长1~2 cm,被毛。圆锥花序生枝顶叶腋,通常比叶片为短,花序轴被茸毛;花柄长6 mm;小苞片针形,长2~3 mm;萼片3片,披针形,长约2 mm,被茸毛;花瓣3片,长卵形,长4 mm,两面被茸毛;雄蕊长5 mm,花药球形,纵裂;子房被褐色长茸毛,胚珠侧生 。

斜翼具有较高的科研和药用价值,由于过度采集,野外种群数量已经极为稀少。系濒危物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珍稀濒危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此属世界仅2个种,中国1个。2016年在盈江县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那邦片区海拔500 m的热带雨林区域确认为新分布,此前国内主要分布于广西。

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16年在参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迁回3株斜翼,藤长40 cm,于2018年开展斜翼压条繁殖与培育技术试验。

1  苗圃建设

1.1  苗圃选择

选择地势平缓、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水、保水性良好的地块。

1.2  遮阳棚

斜翼属林下喜阴植物。在建立苗圃时,应采用竹子或钢管搭建高2.5 m的遮阳棚,遮阳材料采用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

1.3  苗圃规划

苗圃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规划道路、排灌系统等,并划分为压条繁殖区和苗木培育区。

1.3.1  压条繁殖区 进行深耕细致整地,平整土壤表面。斜翼母株以1 m×2.5 m的株行距种植,留出足够的压条地面空间。用适当大小的竹片或铁丝支撑起1~2个主枝向上直立生长,其余主枝或枝条使其均匀平铺延地面生长。

1.3.2 苗木培育区 苗木培育区用于压条分株后幼苗培育的地方,主要规划步道与苗床,步道宽50~60 cm,苗床宽1 m,床面平整、压实,低于步道10 cm。

2 压条繁殖方法

2.1  压条繁殖时间

压条时间的选择是影响生根成活率因素之一,斜翼在一年中均可进行压条繁育,但生根成活率最高的是3—6月,达90%以上;并综合压条期间及离体分株时的气候条件考虑,尽量缩短繁育周期,压条时间选在3—6月最为合适,因为这时期植株正生根分化,进入生长旺盛期,枝条的营养充分、激素含量高,便于发根 。

2.2  母株选择

种植2年生以上植株,保留植株直立生长主枝条,以沿地面生长、枝节上有健壮小侧枝、长度超过50 cm、1年生以上木质化的枝条为压条枝。

2.3 除草松地

在压条之前,将压条繁殖区的杂草、枯枝落叶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进行中耕松土,细致整地。

2.4  繁殖方法与过程

2.4.1  刻伤 在压条枝上,距离基部20~30 cm起至第一个无小侧枝的枝节,每个枝节下方(面朝地面)用刻伤刀将树皮横向半圆状刻伤。刻伤时应注意力度,刻到木质部即可,避免将枝条截断。刻伤处切断养分输送,促进瘀伤组织的形成和幼根的萌发 。

2.4.2  压条 从刻伤部位前10 cm处起挖埋沟,深10~20 cm、宽10 cm、长度视枝条而定,埋沟可适当弯曲。将枝条放入埋沟中回土填平、压实,枝梢20~30 cm留出土面。压条时,每个枝节上保留一个健壮的小侧枝,其余小侧枝和即将被埋入土中的叶子用修枝剪剪掉;并调整枝节上的小侧枝使其露出土面,待压条生根剪离母株后,小侧枝便长成新的植株。完成压条后,用配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浓度的溶液浇透,使压条与土壤能充分接触,同时消毒土壤,防止刻伤处感染病原菌。

3  压条后管理

3.1  除草管理

压条期间做好除草,及时清除杂草,以免影响压条生长。除草时尽可能不用锄具挖除,避免挖到压条枝;用手工拔除,并将杂草清理出压条繁殖区。

3.2  水分管理

土壤以湿润为宜,干旱时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进入雨季,做好排水工作,避免雨水淹泡,土壤水分过高也不利于压条生根。

3.3 病虫害管理

斜翼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偶有蚜虫为害,发现为害时,及时用0.05%浓度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溶液喷雾。

4  压条离体

4.1  时间

压条离体移栽时间为压条后第2年的5—6月,因为这时期正进入雨季,水热条件最适宜植株生长,提高离体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压条时间,压条枝上小侧枝生长更为健壮,有利于离体分株后植株的生长。

4.2  分株方法

找到压条位置用小铲子或锄头沿枝条方向轻挖出枝条,要注意是避免挖伤枝条及根茎,影响成活率。取出枝条后观察枝条上是否生根,对不生根的枝条重新压条,经过试验统计结果,不生根的枝条在10%以下。对于生根的枝条,用修枝剪修剪离体分株,在枝条每个枝节生根处前后剪断,保留10 cm左右的枝干和小侧枝做为新植株;最后一个生根枝节只在枝节前剪断,保留枝梢做新植株。从母株修剪离体分株后,1个压条枝可获得1株或多株幼苗,幼苗应及时收集,避免暴晒于阳光下。

4.3 移栽

4.3.1  容器材料和规格 选用可降解的无纺布容器袋,规格约20 cm×20 cm。

4.3.2  容器基质 以森林土为主要基质,可适当添加钙镁磷,促进幼苗生根、发芽及分枝,质量配置比例为200∶1,并搅拌均匀。

4.3.3  装袋 将容器装满、压实,在苗圃苗木区苗床内摆放整齐;并在移栽前1天浇透水。

4.3.4 移栽时间 选择上午或傍晚移栽。

4.3.5  幼苗修剪 移栽前将幼苗过多的枝叶和过长的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保留1/3的叶片。

5 栽后管理

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在苗床上搭建塑料薄膜拱棚以保温保湿,每天上午10:00左右将两头塑料薄膜打开通风换气,避免温度过高,傍晚18:00左右将其盖上,10 d后除去塑料薄膜拱棚。后期做好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直至苗木出圃。

6 苗木出圃规格及时间

移栽后的容器苗培育1年便可出圃,苗木应达到枝条健壮、芽饱满、根系发达和无病虫害等条件才可出圃,规格:地径≥0.42 cm,苗高≥50 cm;出圃时间为5—7月。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