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鱼种的合理放养,遵义湘江河放养鱼苗

2023-02-05 16:12 知识科普 0阅读 投稿:小七

一、鱼苗规格

了解并熟知鱼苗的规格是养殖的基础,不同规格的鱼苗所需要投喂的饲料也不相同,如果鱼苗规格相差太多,就会影响后期养殖,甚至养殖失败,比如肉食性鱼类,同一批苗的规格不整齐,就会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

一、以江苏、浙江一带为代表的名称

1.鱼花

一般刚孵化出来后体长达7-8mm的仔鱼称鱼苗,又称水花、鱼秧、鱼花,有些地区直接指从孵化至体长1寸(3.33cm)的鱼苗,华南、西南俗称“卵黄苗”,华东地区又称“毛子”。

2.嫩口苗和老口苗

鱼苗可分为嫩口苗和老口苗。嫩口苗体透明,色素较少,鳔(腰点)未出现,尾鳍和背鳍尚未分开;老口苗身体色素较多,鳔形成,可在水中水平游动。

3.乌仔(黑芝麻)

水花经10-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1.5-2.0cm的稚鱼,称为“乌仔”、“黑芝麻”。

4.夏花(公分苗)

乌仔经过10-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3-5cm的稚鱼,由于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夏花”。有的地方直接将鱼苗经20-30天的饲养后体长达3cm左右的稚鱼称为“夏花”,广东部分地区又称“火片”、“寸片”。

秋片

夏花培育到秋天出塘的称秋片或秋子

冬片

指夏花经3-5个月的饲养后体长达10-16cm,在冬季出塘的鱼种,故称“冬片”或冬花,在生产上也称为一龄鱼种。

鱼种是指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

春片

到第二年春天出塘的叫春片或春花。

鱼苗鱼种的合理放养,遵义湘江河放养鱼苗图1

8.二龄鱼种(标粗苗)

一龄鱼种再培育一年称为二龄鱼种,亦称“老口鱼种”、“过池鱼种”,南方又称标粗苗。

二、以广东、广西为代表的名称

鱼苗一般称为海花,鱼体从0.83~1厘米起长到9.6厘米,分别称为3朝、4朝、5朝、6朝、7朝、8朝、9朝、10朝、11朝、12朝。“×朝苗”(寸苗)是约定成俗的鱼苗长度、大小的计量单位。挑选鱼苗规格时,常常要用到鱼筛。筛面上有狭长的“孔眼”,称为筛目,以“朝”来区分大小,可把鱼花分出20多个规格。鱼苗的大小靠分鱼苗的筛为定,筛孔以朝为规格。4朝以前统称为“鱼花”,10厘米以上则一律以寸表示,10朝以后开始叫寸。

鱼苗、鱼种,两个概念的含义既相似也有重合。鱼苗是对苗种的通用(俗称)称呼。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稚鱼,俗称水花,学术上称鱼苗。在民间,鱼苗不包含才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稚鱼,民间将此阶段才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小鱼儿单独称为"水花",不称鱼苗。即:才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小鱼儿称为水花,把水花育苗以后的鱼儿称为鱼苗。育成达3厘米左右的苗种,俗称鱼苗,学术上称鱼种。学术上,把"水花"称鱼苗,而把水花培育以后的苗种才称为鱼种。

"鱼种"称谓只在学术或理论上盛行,民间一般不用鱼种称呼,只用"鱼苗"名词或者"苗种"称呼,己打"腰点"的水花,可以下塘培育。“水花”下塘过早,鱼苗的鳔还没生长好,活动和摄食能力差,会直接沉入水底缺氧死亡,下塘过晚,鱼苗自身卵黄囊已吸收完,此时若外界营养源得不到足够补充,鱼苗会因缺乏营养而消瘦,影响体质和成活率。一般来说,肉眼观察鱼苗鳔已充气形成“腰点”,能够正常水平游泳和摄食,此时下塘。“水花”下塘时应避开高温时间,外单位采购来的鱼苗,经长途运输,“水花”袋内的水温与池塘水温有差异,应调节水温,避免应激。生产中可将购买来的“水花”鱼苗同袋子一起放入池塘上风处静置10分钟,待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相近后,将袋子口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动游出,严禁倾倒。

鱼苗鱼种的合理放养,遵义湘江河放养鱼苗图2

二、水花(鱼苗)的放养

水花培育一般一口池塘只养殖一个品种为宜,特殊情况下也可多品种的水花混养。依四大家鱼为例,水花下塘数量的一般标准:

1.速成大规格苗种

计划抢时间速成大规格苗种的,一般每亩放养水花10万尾左右,鲢、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

鱼苗饲养20天左右,便可长到3.3厘米(寸片)左右,称夏花。这时就要进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亩放夏花1-1.5万尾。

经30天左右的培育,夏花长至6.6厘米(2寸)左右,又要进行第二次分塘,每亩放5000-8000尾为好。

再经50天培育,鱼种达10-13厘米(3-4寸)时,要进行第三次分塘,每亩放3000-4000尾,这样饲养到年底,如果培育管理得好,每亩可育出300-400公斤大规格鱼种(苗种),规格一般可达17厘米以上。

如果嫌分塘麻烦,一次下塘,一养到底的鱼塘,每亩建议放入夏花(寸片)5000-6000尾,到年底即可养成大规格鱼种(苗种)。

2.合理密养

正规的合理密养是每亩放养水花一般标准为20~30万尾。计划要出售小规格苗或要提前分塘的可以亩放80万尾~100万尾,用作育成小饵料鱼的可以高密度达亩放100万尾~150万尾。

3.水花放养密度总的原则

在正常情况下,养殖量一般根据出池规格大小而定:

速成大规格苗种的,每亩放养水花10万尾左右。

如果一次性培育到7厘米(2寸)以上鱼(苗)种,每亩养殖水花10~15万尾。

如果培育至3.3厘米左右即寸片的夏花,每亩水面养殖水花20~30万尾,这是标准水花放养量。

如果培育乌仔(1~1.5厘米)后陆续出售或分塘的,每亩水面可以养殖水花80-100万尾。

培育小饵料鱼投喂肉食性鱼类的,可以高密度达亩放100万尾~150万尾。

上列水花投苗数量只是参考数据,须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鱼苗鱼种的合理放养,遵义湘江河放养鱼苗图3

三、饲养成品鱼的鱼种(苗种)放养

一般以吃食性鱼类为主养的,单一主养鱼的亩放养量大致标准是:

主养草鱼500-1000尾,主养鲫鱼2000-5000尾,主养鲤鱼800-1500尾,主养禾花乌鲤1000-2000尾。主养鲢鳙鱼的,一般亩放养500-1000尾;花白鲢作为配养鱼的亩放养量大至是150-300尾(鲢鳙分别为100:50或200:100),有利于净化水质。

目前,养鱼池普遍螺蚌泛生,危害相当严重, 特别倡导混养青鱼,既能控制底栖动物大量繁殖消耗肥料和氧气,又可减少它们作为宿主传播疾病,投放量占5%,或者亩放养量30—50尾,主养青鱼每亩500-800尾为宜。

家鱼苗水花一般每亩10万尾左右,鲢鱼、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草鱼可适当少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鱼苗饲养20天左右,便长到3.3厘米左右,称夏花鱼种,这时就要进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亩放1-1.5万尾。经30天左右的培育,夏花长至6.6厘米左右,又要进行第二次分塘,每亩放5000-8000尾为好,再经50天培育,鱼种达10-13厘米时,要进行第三次分塘,每公顷放3000-4000尾,这样饲养到年底,如果培育管理得好,每公顷可育出200-250公斤大鱼种,规格一般可达17厘米以上。一次下塘,一养到底的池塘,最好放入夏花5000-6000尾。放养密度还必须根据池塘条件,饵料多少和管理水平等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放养尾数。

上述苗种放养量只能作为参考依据,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鱼苗鱼种的合理放养,遵义湘江河放养鱼苗图4

四、苗种合理放养的依据

苗种密度的合理投放是渔业生产最重要的环节,池塘养殖的水体容纳量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1.放养密度小

苗种密度投放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单产低,效益可能差一些。密度过小,虽然生长较快,但浪费池塘水面,肥料和饵料的利用率也低,单位成本往往还会增高,影响效益。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鱼类生长良好,浮头较少,饵料系数低于一般水平,则证明放养密度合理。从来不浮头也不正常,表明密度过稀,产量低效益微溥。

鱼苗鱼种的合理放养,遵义湘江河放养鱼苗图5

2.放养密度大

苗种密度投放过高,则生产过程中易造成经常性缺氧浮头,或因过多的排泄物又会使池塘的水质恶化,容易引起鱼病暴发。密度太大,饵(饲)料往往不足,活动空间变小,特别是到后期鱼体长大时,水质条件较差、溶氧量低,生长就变慢,可能饵料系数会高一些。

如果密度过大至超出水体承受能力时,会造成低溶氧综合症(长期缺氧)或者个体偏小而如期不达上市规格。如果鱼类生长较差,又经常出现浮头,而且出塘规格偏小,饵料系数一般都高,则证明放密度过大,应适当减小密度。

3.综合确定苗种放养密度的因素

确定苗种放养密度时,要根据品种、水源、鱼池条件、肥料或饵料来源、放养时间的早迟、地区及气候差别、管理水平、市场行情以及资金丰欠等情况来灵活判断,据此确定合理的密度。

如何鉴别鱼苗质量?

由于鱼卵质量的不同及卵孵化过程中的多种原因,可造成鱼苗体质有强有弱,一般我们可用下列方法加以鉴别:

①将孵化缸中的水搅动,使产生漩涡,鱼苗如能沿着边缘逆水游动,说明体质健状,如果多数鱼苗被卷入漩涡而无力抵抗,说明这批鱼苗体质较弱。

②将鱼苗舀在白色瓷盆中,吹动水面,鱼苗如朝风顶水游动者体质健状,反之则差。

③将鱼苗舀在白色浅盆中,把水倒去,鱼苗在盆底强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圈状者,说明体质健状;而无力挣扎粘贴在盆底,仅头尾颤动者则差。

总的看来,鱼苗体色鲜嫩,体形肥满匀称,大小整齐游动活泼者为健状的优质鱼苗,反之就是体质弱的鱼苗。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