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泥鳅养殖技术哪家好(四川省最好的养殖泥鳅基地是哪家)

2023-02-14 16:24 知识科普 0阅读 投稿:小七

黑龙江尚志高寒地区台湾泥鳅健康养殖技术

_李玉成

台湾泥鳅以其生长快、好饲养、周期短、易捕捞、收益高以及个体大、口感好等特点受到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尚志市苇河镇于5年前开始引进并推广台湾泥鳅养殖,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笔者通过近几年对科技示范户进行台湾泥鳅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适宜高寒地区健康养殖大规格台湾泥鳅的高效技术模式。该模式可达到平均亩产台湾泥鳅825.6千克、规格42.5克/尾、平均亩利润8 364元的良好养殖效果。现将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湖南泥鳅养殖技术哪家好(四川省最好的养殖泥鳅基地是哪家)图1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4~5亩,长方形,东西走向,光照充足。池深2.5米,池埂坚固,池底平坦,底质为黏土,淤泥厚 20 厘米。水源为河水,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池塘拥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用 80 目双层聚乙烯过滤网罩牢防逃,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水泵1台。池塘四周有挺水植物,约占池塘总面积的10%左右,交通便利,供电稳定,环境安静。

2. 池塘准备 5 月 6 日对池底及池壁进行夯实,曝晒3天后注水1米;5月10日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及蛙卵、野杂鱼、蜻蜓幼虫、水蜈蚣等敌害生物;5月21日鱼种放养前1周施生物渔肥3千克/亩,培植饵料生物,放养后的半月内每周施1次生物渔肥,每次用量1千克/亩。

3.鱼种放养 购进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活动力强的台湾泥鳅夏花,套养草鱼、鲢鱼、鳙鱼。套养鱼在台湾泥鳅放养后2~3天再进行放养。放养情况详见表1。

表1 放养情况

湖南泥鳅养殖技术哪家好(四川省最好的养殖泥鳅基地是哪家)图2

4.投饲管理 放养后将饲料沿池塘的两个长边进行少量投喂,分别形成两条投饵线,在两条投饵线上分别确定3处投饵点,以后每天逐渐将投饵线向投饵点处缩减,驯化台湾泥鳅鱼种形成到固定的投饵点摄食的习惯。在每个投饵点安置用双层细筛绢制作成的2米2 圆形投饵筐,置于水面下30厘米处,将饵料放在投饵筐中,可减少饵料浪费和便于观察摄食情况。设置多处投饵点可确保台湾泥鳅均匀摄食,并可防止摄食时过于集中而导致缺氧。

选择优质全价泥鳅饲料,入池后少量投喂蛋白质水平38%的破碎料,随着台湾泥鳅的不断生长,逐渐更换适口的粒径。台湾泥鳅规格达到15 克/尾时改喂蛋白质水平 36%的饲料,达到25克/尾时改喂蛋白质水平34%的饲料。

投喂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台湾泥鳅贪食、一次投喂量过多影响消化和损伤肠道而患病。台湾泥鳅规格达到 5 克/尾之前日投喂4次,之后改为日投喂3次。日投饲率为存塘鱼体重的 3%~6%,月投饲率为 5 月 1%~2%、6-8 月3%~5%、9月3%~4%。每次投喂以40分钟内吃完为宜,并根据水质、天气、水温、摄食情况等及时调整投喂量,闷热、雷雨天气少喂或不喂。

5.水质调控 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期进行注水、换水,5-6月、9-10月每10~15天加注1次新水,7-8月每7~10天加注1次新水,同时排出一部分底层水,每次注换水量20~30厘米,逐渐加深水位,至7月末使水位达到并保持1.5米。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加速水体对流,增加水体溶氧,并提高饲料利用率。每半个月挪动1次增氧机的位置,在水体增氧的同时,保证全塘底质得到改良。

6.鱼病预防 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防止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积累恶化水质,并控制藻相平衡,为台湾泥鳅创造良好、稳定的水体环境,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若预防方法得当,整个养殖期间一般不会发生鱼病。

7.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观察台湾泥鳅的吃食、活动、水色和水质变化等情况以及过滤网是否有破损。定期检测台湾泥鳅体长、体重,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蛋白质、投饲率及饲料粒径,根据残饵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在闷热、暴雨、连续阴雨等天气增加巡塘次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二、结果

9 月中旬至 10 月初起捕出池,赶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销售。经过百余天的养殖,台湾泥鳅平均规格 42.5 克/尾,最大个体 60~70 克/尾,亩产825.6千克,平均亩利润8 364元,投入与产出比1∶1.82(表2、表3)。

表2 亩投入情况

湖南泥鳅养殖技术哪家好(四川省最好的养殖泥鳅基地是哪家)图3

表3 台湾泥鳅及套养鱼类收获情况

湖南泥鳅养殖技术哪家好(四川省最好的养殖泥鳅基地是哪家)图4

三、小结与体会

台湾泥鳅个体大,属市场畅销品种,与主养常规品种相比,主养台湾泥鳅具有价格高、销路好等诸多优势。本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为高寒地区健康养殖大规格台湾泥鳅高产高效模式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科学的放养密度是确保台湾泥鳅健康养殖的关键。本模式的放养密度控制为2万尾/亩,水体载鱼量合理,为减少病害、提高育成规格以及高产稳产提供了保证。本模式加大了鲢鱼的套养比例,对高温季节蓝藻的暴发起到了一定的生物控制作用。5月至6月中旬,在养殖前期池塘载鱼量低、水温不高、饲料投喂较少的情况下,投施生物渔肥培植水体饵料生物,提高台湾泥鳅鱼种入塘后的成活率。以后随着投饵量的逐渐增加和鱼类粪便的积累,水体有机质逐渐增多,不再施用生物渔肥,防止因水质过肥而导致蓝藻暴发。为提升台湾泥鳅的健康品质,整个养殖期间使用生物制剂调水和防病,尽量不使用渔药。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