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afa四大巨头分析(ga4最新比赛)

2022-12-27 12:46 知识科普 0阅读 投稿:小七
美国gafa四大巨头分析(ga4最新比赛)图1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数据 跨市场 反垄断 Facebook

曲创(原创)竞争者的垄断梦

1

“数据”是当我们谈论互联网平台时绕不开的话题,没有数据就不会有互联网公司,也可以说就没有互联网。

不管是那边的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优步,还是这边的腾讯、阿里、字节、美团、滴滴,都一直在强调自己是“科技”公司。不是卖货的、不是送外卖的、不是造手机的、不是做搜索的,就是搞“科技”的。

那“科技”是怎么个搞法?

搞数据,和搞数据的能力。

互联网巨头们密布全球的服务器、神秘的“算法”、无数还没来得及年轻的程序员们在一起发生反应,最终目标是数据。

关键词是数据,商品是数据,位置是数据,时间是数据。我们自己,也是数据。

用数据生产数据。

数据全都来自我们个人,但我们是会遗忘的凡人。

互联网平台将我们的数据保存起来,别说忘,彻底删除都很困难。

互联网平台还有我们个人不具备的数据分析能力。

于是,当平台把我们的购物数据、交通数据、搜索数据、社交数据、手机使用数据放在一起的时候,奇妙的聚变反应发生了:

我们买过啥,要买啥,从哪来,到哪去,喜欢啥,讨论啥,平台都知道。

最后,这些来自我们自己的数据,把我们自己清晰地展示在平台面前,比我们看到的镜中的自己还要清晰、立体。

平台因此拥有了上帝视角,无所不知。

当你有了超能力后,你会向善,还是作恶?

你能抵挡住“随心所欲”的高能诱惑么?

2

每天有近20亿人在Facebook上分享、查看好友的动态,还有互动,谓之“社交”。

线上社交平台玩的是“寂寞”,线下很忙的人,根本没时间刷手机,所以“线上社交”很忙的人,可能线下很寂寞。

Facebook的火爆充分说明了人是社会性生物,要么在刷自己的存在感,要么在好奇别人的存在。

20亿人的“寂寞”,成就了Facebook这一目前全世界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平台。

深入人性啊,所以有20亿人在用。

“平台”首先得是个“网络”,用户之间具有网络效应。

社交平台中的网络效应很“直接”,我们希望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在一个平台上,这样大家都方便。这种直接网络效应产生的粘性很强,会把用户牢牢地粘在平台上。

相比之下,在电商这类平台中网络效应就不那么直接了。

我们只关心自己是否能买到商品,也就是只关心卖家的情况,对于其他消费者能否买到东西并不关心,消费者彼此之间没有关系。

因此社交平台一旦形成,往往是牢不可破,用户很不愿意再尝试新的平台。

Facebook的市场支配地位就在于此。根据美国参议院调查报告中的数据,Facebook从2012年就能够持续维持高市场份额不动摇,事实上已经占据了95%以上的社交网络市场。在美国25-34岁这个年龄段的群体中,Facebook的渗透率为100%。

美国gafa四大巨头分析(ga4最新比赛)图2

Facebook的收益来自广告,来自基于20亿用户数据的精准广告投放,基于个人数据的精准定向广告,数据的价值在此充分体现。

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浏览、赞、发帖,都是反映自身喜欢的真实行为,都产生了一个真实数据,被Facebook记录、存储、汇总、分析。

用户产生的数据越多,Facebook对用户偏好的掌握就越准确,投放的广告效果也就越好。

用户的数据很值钱,2019年Facebook的广告收入为700亿美元,比2018增长了27%。

Facebook全球平均每用户收入(ARPU)2020年8月为7.05美元,可是在美国和加拿大高达36.49美元,它的竞争对手Snapchat的全球ARPU只有1.91美元,差距巨大。

用户的数据很值钱,数据是用户的,钱是平台的。

有钱就可以任性啊,硬件投入什么的就都不是问题了。

论用户规模,别人比不过。

论砸钱能力,别人比不过。

所以在社交网络市场中,Facebook是独一的巨无霸,没有竞争对手。

3

其他人也想喝口社交网络的汤怎么办?

只能依附于Facebook,为它的用户提供辅助性的产品。

Facebook深知这一点,它于2010年发布了Open Graph,一个能够让其他第三方App接入自己平台的API,这个接口连接的可是亿级的用户数量,效果惊人。

Spotify接入后当月就增长了700万人,Pinterest则一下子增长了1000万人。请充分考虑国外的人口基数,这个增长规模对于国内的App可能不算啥,但对于国外的App已经是很厉害了。

当然,Facebook可以允许你接入,也可以断开你的接口,就是一个指令的事。

所有这些接入Facebook的App得为Facebook服务,不能对Facebook的老大地位产生哪怕一丝丝的威胁。

2010年Instagram成立,主打分享照片。它接入了Facebook的API,Facebook能够获取它的全部数据,而Instagram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数据则取决于Facebook的心情。

这是平台和平台之下的App之间的“数据不对等”,平台能够了解App的一切,App只能知道平台允许它知道的东西。

不光是Instagram,所有接入Facebook平台的App都是这样的待遇,都处于Facebook的严密监控下。Facebook从这些第三方App的数据中寻找具有高潜在成长性的猎杀对象。

2012年4月,Facebook的用户增长总监Javier Olivan向扎克伯格汇报,说他们应该进一步通过对数据的研究提高竞争力,Facebook应该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他明确提到了Instagram和Pinterest两个App,认为这俩增长势头迅猛,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注意力,Facebook应该做点什么了。

翻脸比翻书还快(“脸书”?)的小扎回复:“Yeah,let's do it.”

2012年4月9日,Facebook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当时对此项收购进行了反垄断调查,4个月后调查结束,什么也没说。

收购完成。

现在FTC又后悔了,要把Instagram再拆出来。

哎,何必当初?

4

2009年,WhatsApp成立。

这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的App,它不需要移动通讯运营商的网络,只要有互联网就行。WhatsApp的优点是基于用户的手机号码,不需要另外注册登陆,用起来就和手机原生的短信功能一样,感觉无缝且隐身。

WhatsApp的创始人强烈反对广告模式,其商业模式是免费使用一年,然后再收费;WhatsApp也很重视用户隐私保护,不收集用户信息,只通讯不社交,定位明确。

这个好东西不幸被Facebook盯上了。

2014年1月19日,Facebook宣布以16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WhatsApp,并承诺收购后继续保持WhatsApp团队的独立性。

FTC对此项收购调查了一个多月,最后只是提醒WhatsApp继续保持对用户隐私的尊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欧盟委员会也对该项收购进行了审查,结论是Facebook自己的Messenger和WhatsApp之间不存在紧密的竞争关系,放行。

对了,Facebook自己本来就有个发信息通讯用的Messenger,欧盟说它和WhatsApp之间没有紧密的竞争关系,都是用来通讯的,得多紧密才算紧密?

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之间有多大的可替代性,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我们暂且认为当时FTC和欧盟都考虑了这一点,结论是对市场竞争没有实质性影响。

这结论对不对先放一边。

Facebook对WhatApp的兴趣不仅仅是通讯功能,还有用户的数据,WhatsApp的用户对于Facebook而言是新鲜的,这太重要了。

事实很快打了欧盟的脸,仅仅两年后,欧盟红着脸对Facebook进行了处罚,原因是在Facebook在收购WhatsApp的调查中向欧盟提供了错误的、误导性的信息。

欧盟没好意思说的是,导致欧盟作出了错误的结论,通过了这项收购。

Facebook当时说它不会匹配Facebook和WhatsApp的用户,保持两边用户的独立性,因为一个WhatsApp的用户可能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在Facebook上是谁。

2016年8月开始,Facebook把两边的用户匹配打通了,Facebook的用户可以很轻松地获得WhatsApp用户的手机号码,反之亦然。

FTC的脸也被打了,现在又后悔了,打算把WhatsApp也拆出来。

哎,何必当初?

5

2018年8月,苹果把一款叫Onavo的App从App Store里下架,这是苹果对App最严厉的处罚措施。

Onavo干了啥?

它在iOS里追踪记录用户和其他App的数据,这严重违反了苹果的App政策。用户隐私保护向来是苹果引以为豪的地方,绝不能因为一个App而坏了名声。

Onavo是Facebook的,

Facebook2013年用1.15亿美元把它买下,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其他产品的用户数据。

Onavo被苹果下架后Facebook依然不死心,马上重新上了一个Facebook Research,功能一样还是在收集用户数据。

这次Facebook更加过分,用付费的方式诱导用户下载安装,同时诱导用户开放获得网络流量信息的底层权限,使得Facebook能够破解分析用户手机上发生的一切。

当然,这些瞒不过苹果,毕竟iOS是个全封闭的系统,苹果暂时还可以掌控一切。

2019年1月,Facebook Research也被苹果下架。

Facebook如此急切地希望获得非Facebook用户的数据,是因为当把不同产品、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数据放在一起时,产生的聚变效应是惊人的。

基于数据的判断,任何对Facebook有潜在威胁的产品都逃不过,一旦发现,只有两个命运:

要么拿下,要么干掉。

自2004年以来,Facebook至少收购了63家公司,这还只是公开可查的。

用数据识别潜在竞争对手,再通过收购加强自己的数据优势。

很可惜,Facebook大了之后没有把持住,依靠数据在扼杀竞争。

成年人的价值观大概是固定了,所以脸书翻脸如翻书也就不难理解了。

美国gafa四大巨头分析(ga4最新比赛)图3美国gafa四大巨头分析(ga4最新比赛)图4

FTC已经开始亡羊补牢,我们拭目以待。

————

曲创(原创)竞争者的垄断梦

声明:若水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ouzivr@vip.qq.com